第 2474 期(2012 年 1 月 22 日) ◎ 教會之聲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可是有小部分信眾對於自己文化中的「過年」風俗,卻感到忐忑惘惑。民間風俗與迷信邪歪,它們的外在表象和內涵本質,怎去辨識,是小部分認真信仰的信眾的難題。就如「龍年」和「生肖」,怎去理解呢!
中文聖經翻譯作「龍」的原字,是一種傳說中的「海中怪獸」;牠並不同於上主「各從其類」、「看著是好」的創造。因此,聖經借用這「異獸」的形象,來標記抗逆上主的魔鬼。在歐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這頭標記邪魔的「異獸」,漸漸演變成長頸、附翼、口能噴火的「怪獸」。中西文化交流的初代,前人將這「怪獸」翻譯作「龍」;而聖經翻譯也如此跟隨。由此,誤解就一直滾轉下來。
噢!中華文化的「龍」,一下子等同西方文化的「怪獸」。在教會圈子,更有小部分人望文生義,將中華文化的「龍」等同聖經中的魔鬼。
這項前人訛誤的翻譯,不單波及信眾對聖經與中華文化的理解,更導致西方對中華文化產生某些負面形象。國內教育部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曾經提出,為了糾正錯謬與識別誤導,不宜再用「dragon」來翻譯中華文化的「龍」,要另外創造一個新的英文字,例如跟「龍」發音相近的「loong」等。這項以正視聽的努力,可謂用心良苦。我們教會中人,就更應「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了。
用數目序列來編訂年日,是世界文明較近的發展。在數字思維未普及的古代,各民族都有另類編記年日的法則。例如中國傳統是用「天干、地支」的配對來編排年日的;正如西曆計算的「公元1911年」,在中國曆的名稱是「辛亥年」。原來用動物來編記年份的文化,稱為「獸曆」,並非源自中華大地。這種動物編年法也見於北非和東歐,大概在二千年前的東漢年間,由中亞傳入中原,然後遍及東亞。
在中華文化原有的「地支」系統中,配上外間傳來的按年動物標記,本來是一項文化交流與融合、以至提升文化的美事。例如「辛亥年」是「豬年」,一下子,抽象莫名的年號變成生動的家常趣事,在那教育未普及的年代,這就更是便利老百姓記事、記生日的方式。
這項便民的文化融合一落入「民間宗教」的染缸,才瞬即混入迷信色彩。生肖運程等說法,由是而生。
教會是社會的一部分,基督信徒是社會的成員。當異類雜說在搶奪發言,在搶佔影響的時候,教會人士要精準理解時勢,無需否定自身文化,要避免退縮,以至將文化陣地平白送人。我們需要積極正向,謙卑靠主,化俗為聖(to Christianize the secular),將基督精神融注於民俗中,作「基督的中華信徒」。
送兔迎龍喜逢春;主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