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喜慶臨近之際,先向各位親愛的讀者拜個早年。祝願主的恩、主的愛與大家闔府同在、新年勝舊年。這幾天將會多聽到彼此恭賀的祝頌:如龍精虎猛、身壯力健、出入平安......誰人不想所有好意、正面的祝賀詞都能一一兌現在自己身上。但在現實中,往往見到一些因病患而身陷苦痛、或遇上意外而成為殘疾者的例子。
一般而言,身體有殘障的人士,其肉體、精神和靈性都有值得同情和關心的地方。但在另一方面,身體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種怕遭人輕看的自卑。而這種自卑卻又可以成為一種激發他們奮勇向前、堅毅以赴的動力,產生比常人更有勇氣與能耐去面對挑戰的性格。起初可視為一種自衛和自強的反應,但日子長久了,也就會成為一種與眾不同的習慣,繼而勤奮自強,發揮出個人獨特、更強的潛質,以便從中找到心理上的慰藉與平衡。數月前路經九龍人氣旺盛的行人街,發現一位另類的書法家在擺地攤,四周站滿好奇的人群圍觀。原來這位六九年出生於貴州的青年,曾在中越邊境參加掃雷行動。但在零六年因意外觸電而失去雙臂。其後苦練以口咬筆疾書,寫得一手(口)優美秀麗的書法。
察看其書寫過程,令人震憾。因為沒有雙臂,所以他用腳在地上展開一張裝裱好的書法卷軸,移來壓重物件固定要書寫的位置。雙腳八字下跪、口咬毛筆、反覆點頭引頸醮墨,揉好合用的筆鋒,專注下筆,一筆一橫、一點一捺,由筆尖到中鋒,行書帶筆都純熟流暢,筆鋒在紙上的速度、緩急有序、輕重自如。驚嘆他在轉位停頓間引墨回筆的傳統功架,全都用上,絕無欺場。且大字與小字的書寫和布局,從完成的作品上,簡直看不出是用口來操筆,萬分佩服。
今期所收藏的珍品,正是這位再生勇士的墨寶。你能相信如此秀麗的書法,乃出自這位失去雙臂者的口筆(不是手筆)。若我們都是四肢健全,這是何等大的恩典。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