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古卷
揭示二千年前聖經真貌(上)


2486 期(2012 年 4 月 15 日)
◎ 聖經傳記 ◎ 洪放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埋藏猶大曠野二千年的時光錦囊重見天日

  試試幻想一個龐大的時光錦囊,來自二千年前,內裡藏有九百多卷羊皮書的殘片,有幾卷保存完好,還有一些文物來自當代某個鮮為人知、遁世避居、苦行修道的猶太教派。收藏地點地理形勢獨特,位於海拔以下四百多公尺的全球最低處,與一個毫無生命的湖泊毗鄰,當地干旱荒蕪,渺無人跡,而且據說是兩個邪惡城市被滅之處。還有就是錦囊所藏之物猶如個寶庫,可能把基督宗教起源的一些端倪揭露出來…...凡此種種,加上幾個「世界之最」,真是可以作為一個引人入勝故事的情節。六十多年前,確實有這麼一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咸度比海水高七倍的湖泊之畔。

  一九四七年,有個牧人在死海西北岸附近一個山崖上的洞穴裡,無意發現一些古代羊皮書卷,鄰近是一條叫昆蘭的干涸谷溪。當時正值英國準備結束其在巴勒斯坦的託管權,以色列正要宣布立國,局勢瞬息萬變,人心飄忽。在往後的十年,又再在附近其他十個洞穴,發現了成千上萬塊古卷殘片。在南部山區另外三處,分別是Massada、Murabba'at和Nahal Hever,也出土了一些古羊皮卷,不過數量少得多。關於這些古卷首次發現的經過,和怎樣引起古希伯來文獻專家和聖經學者的注意,都有不同的說法,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法又離奇又驚險,​​有的更充滿傳奇色彩,所以一九四七年首次發現古卷的種種細節真相如何,今天還是孰是孰非。

  古代猶太教艾辛派的遺物?

  發現的文獻被稱為「死海古卷」,相信是屬於古代猶太教的一個派別,名叫艾辛派(另譯愛色尼派),從公元前一五二年到公元後六十八年曾在昆蘭谷溪旁成立一個虔誠的社團,過著苦行修道的生活,而這個昆蘭地點古代稱為素古卡。令人費解的,是基督教的聖經從來沒有提及艾辛派,但這教派的一些信仰特色,卻與早期基督信仰有一些吻合之處。關於艾辛教派的最早記載,是來自古代三位歷史家的著作,分別是死於公元七十九年維蘇維埃火山爆發的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亞歷山大港的斐羅(Philo of Alexandria)、弗拉維奧•約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後者出身猶太貴族和祭司門第,在公元七十九年耶路撒冷被毀後向羅馬帝國投誠,就在他兩部著作《猶太戰史》和《猶太古史》裡​​,給後人提供了艾辛教派的最詳細記載。

  公元前三二三年亞歷山大帝死後,巴勒斯坦納入他的將軍塞琉古(Seleucus)創立的王朝管治版圖。他後代繼承人中的安提阿四世由於把猶太人的大祭司耶孫罷免,引發猶太人叛變,安提阿竟然反擊,於公元前一六七年攻打耶路撒冷,屠殺猶太人無數,更公然褻瀆他們重建的聖殿,強迫倖存的猶太人希臘化。到了公元前一五二年,另一個塞琉古統治者亞歷山大.巴拉斯(Alexander Balas)又把大祭司職位交給顯赫的猶太人馬加比家族一成員約拿單.馬加比,後者本來只擁有政府統治權,現竟兼攬大祭司職位,被視為篡奪了宗教權。

  自我流放

  某些虔誠的猶太人有鑑於此,毅然放棄了聖殿崇拜和其一切的獻祭禮儀,偕同被罷黜的大祭司,可能就是死海古卷中提及流亡的「公義之師」 ,逃離耶路撒冷,成立自己的信仰社團。他們過著苦行修道的生活,追求謙卑,輕看錢財,不婚不娶,每日行潔淨的洗禮,禁戒俗世的享受。據說他們最著名的聚居地就在猶大曠野的素古卡/昆蘭,離死海西北岸不到一公里的一個懸崖頂上,約在耶利哥以南十多公里。當中除了一段短暫時期空置外,這個社團一直居於該地,先後長達二百年。公元六十八年當羅馬軍隊攻陷耶利哥的消息傳來,社團的人匆忙疏散,當地的居所隨即遭受毀滅—在那裡廢墟發現的頹垣斷壁、火燒痕跡、四散箭頭,以及找到的一些年期只到公元六十七至六十八年的錢幣,都是一一的明證。

  這些以其信仰近乎狂熱而著稱的艾辛派或愛色尼派人,他們名稱字源來自哪裡,學術界還有爭議。以希臘文寫作的約瑟夫斯稱他們作Essenoi,另一位希臘化的猶太作家亞歷山大港的斐羅則叫他們為Essaioi,至於普林尼就給他們起了個拉丁文名字Esseni。有學者認為這幾個不同的稱謂都源自希伯來文的Osim一字,意思指「實行『律法』的人」,又或者來自具有「虔誠」涵義的Hasidim一詞,這名稱在次經的馬加比一書二章四十二節里首次提及。另有學者根據斐羅所提的,認為有「聖潔」的涵義,但斐羅自己承認對這個希臘文名稱的意思仍有存疑。約瑟夫斯把艾辛人列為猶太三大教派之一,其他兩派是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艾辛人既然認為耶路撒冷的聖殿崇拜經已被瀆而無效,就遠離耶路撒冷,甘願自我流放,全心全意崇尚研究宗教律法,並嚴加謹守遵行,以取代廢棄了的聖殿崇拜,於是他們順理成章把記載了他們律法的宗教經典奉為最高權威。

  並非首次發現古卷

  猶太教艾辛人既然崇尚他們的律法經典,無怪乎猶大曠野裡藏有那裡多猶太教的文獻。有學者相信,當居住在昆蘭社區的人聽聞羅馬軍隊即將入侵,就速速把他們珍貴的典籍隱藏起來,然後才逃之夭夭。古代猶太人有把重要文件例如書卷收藏在瓦瓶的習俗,舊約聖經裡就有這樣的記載:「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你拿著這文件,就是封緘的和敞開的買契,把它們放在瓦器裡,以便長久保存。」(耶利米書三十二14 ,和修版)

  事實上,一九四七至一九五六年的死海古卷面世,並不算是首次的發現。根據四世紀的基督教歷史家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說,三世紀時亞歷山大港希臘教父奧利金(或譯俄利根)所編纂的聖經「六欄經文合參」(Hexapla—舊約希伯來文經文與五個希臘文譯文並排),其中有些經文是謄寫自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在​​位年間(公元211-217年)耶利哥附近所發現的瓦瓶裝載的古卷。到了公元八百年,聶斯脫理教派(即唐朝時稱的景教)牧長提摩太一世在寫給以蘭教區主教Sergius的信裡,就提到不久以前有個獵人曾在死海附近一個洞穴裡發現瓦瓶裝滿了古卷。因此,一九四七至一九五六年間當地阿拉伯游牧民和聖經考古家競相挖掘那十一個洞穴時,發現有些洞穴已曾被人闖入,裡面掏得半空,瓦瓶碎塊和皮卷殘片四散滿地。然而,最先在第一個洞穴發現的,卻慶幸有幾個古卷保存完好,用麻布包裹,仍藏在瓦瓶裡。其中就有那著名的「以賽亞大書卷」,包含了該書六十六章完整的經文,目前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的「書卷殿堂」展覽。

  不謀而合,令人驚訝

  根據學者最新的統計,來自十一個洞穴和其他三處出土的死海古卷,總共查出九百多抄本,分別屬於大約二百三十個不同的個別經典,這些文獻可分為三大類;聖經正典書卷、典外書卷、教派特有書卷。絕大多數的抄卷都是羊皮製成,有極少數是蒲草紙,另有一個獨特的金屬制銅卷,上面刻有一些寶藏和典籍的名單,以及它們的收藏處。多數的文獻用希伯來文或亞蘭文書寫,只有少量用希臘文,後者都出自第七個洞穴。根據碳十四定年法測試,鑑定這些古捲全來自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一世紀期間。另外古希伯來文獻專家可按不同時期各具特色的書法,更準確地評估古卷年代。據說最古老的聖經書卷是在第四洞穴發現,約於公元前二五零年抄寫的撒母耳記。

  在查究出九百多份抄本中,約有二百二十份抄本證實是聖經書卷,即相等於發現總量的四分之一。除了以斯帖記外,舊約正典的三十八卷書都有找到其抄本,另外舊約翻譯成古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收有的旁經(或稱次經,有些宗派甚至稱偽經)書卷多比傳和便西拉智訓,也發現其抄本。假如將舊約十二小先知書當作一卷書來算的話,那麼死海古卷中,鑑定出舊約書卷抄本最多的前七卷分別是詩篇(四十份抄本)、申命記(三十份)、以賽亞書(二十一份)、創世記(二十份)、出埃及記(十七份)、利未記(十四份)、小先知書(十份)。令人驚訝的,是新約作者節錄舊約的次數,也是以這七卷書最多,真是不謀而合!新約節錄舊約最多的書卷,分別就是詩篇五十八次、以賽亞書五十五次、申命記三十五次、出埃及記三十次、創世記二十六次、小先知書二十四次、利未記八次。比對這兩項名單,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死海古卷裡發現的一批聖經書卷抄本,證明了二千年前猶太教和早期信仰基督的人都同樣以這些經典作為他們的聖經,都廣傳誦讀、耳熟能詳。

  (下期待續)

洪放博士(聯合聖經公會翻譯顧問)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聖經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