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細節裡的魔鬼


2447 期(2011 年 7 月 17 日)
◎ 職場攞景 ◎ 鄭景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朋友在消費者委員會任要職,見面時談到該會每星期都收到各式各樣的投訴,其中總離不開客戶與商戶對使用服務條款的爭議。朋友慨嘆為何不斷有那麼多人沒有仔細看清楚文件便匆匆簽約,成為受害人。

  其實,明白甚麼是「隱藏在細節裡的魔鬼」,便理解其中原因。魔鬼是不好的壞東西,可以是懷有不誠實動機的不良企圖,目的往往是要損人利己。要進行這種事情,當然是不想別人看得出來。對心懷不軌的人來說,把魔鬼隱藏在細節裡,是很方便的做法。商業社會多奸詐,為求推銷生意、爭取客戶,只要不違反法律,總有人會用不道德的手法。把魔鬼隱藏在細節裡,往往是鑽法律漏洞的行為。魔鬼與細節(devil and details)經過巧妙的配合和包裝,就不難成為「糖衣毒藥」。

  別有用心的人,在草擬合約條款時,會把前面的條文舖排得很吸引。有時甚至使人有好得不能置信(too good to be true)的感覺。卻原來,在你心裡高興而放鬆警覺的時候,下面的條文細處,或者在合約末端的附註部分,竟隱藏了一些對你很不利的條款。

  作為消費者,受騙了,有損失,雖然不開心,一般來說,還不至於致命。上了痛苦的一課,學聰明了,以後不會重蹈覆轍,也未嘗不是好事。

  但是,在職場上如果不小心碰上了「隱藏在細節裡的魔鬼」,後果可以很嚴重。有年輕朋友大學畢業後,在一間小型公司找到一份很適合自己發揮專才和興趣的工作。老闆也很器重他,常常嘉許他的工作表演。他對老闆的知遇之恩,也滿懷感激。不多久,老闆對他說,要大力提拔他,把他升為公司的執行董事。年輕人高興得很,很爽快地便在老闆給他的相關合約文件上簽字。

  可是,過了幾個月,年輕人發現公司的業務開始出問題。不斷有人上門來收數,老闆卻常不在公司,要他獨力面對愈來愈來勢洶洶的收數人。最後,老闆也失蹤了,年輕人這時才驚覺,自己所簽的合約裡面有很多不利自己的「不平等」條款,而作為執行董事,自己更是要負起公司的法律責任。事件困擾了他很久,最後還得家人出錢出力才能脫身。

  職場多險詐,「贏粒糖,輸間廠」值得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