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出版的機遇


2447 期(2011 年 7 月 17 日)
◎ 教會之聲 ◎ 吳渭濱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華文出版一體化這個已不是甚麼新鮮的概念,早在十多年前,在出版業界已有討論。近年,兩岸四地的華文出版開始進入多層次、多元化的合作新階段,兩岸四地的圖書市場融合正在加快。香港書店的中文圖書來自台灣的約佔30%,來自內地的則約佔5%,其餘是港版書。而且,簡體字書進入台灣的數量,內地引進港台版書的數量均持續上升。除此之外,個別作者的圖書亦能同時在四地形成熱買,如香港的金庸及梁文道,內地的于丹、余華,台灣的龍應台、幾米等。

  四地的作者、出版業界各方面的交流、書展、研討會等,亦不斷增加,華文出版一體化顯然已是事實。這個華文出版融合局面的成因包括:(一)港澳台在內地可以尋找到更豐富的出版資源和更大的市場空間;(二)在相對寬鬆的政策環境下,相同的文化淵源給華文出版提供了一體化的有利條件;(三)隨著大陸多年的改革開放,港台及內地的大眾生活文化、需求開始接近,也為華文出版的一體化提供了一個共同的場所。相信未來華文出版融合的速度在數碼出版的新環境下會更加快,因篇幅有限,未能在這裡作詳細分享。

  據筆者與華文出版業界接觸所見,各地出版有其一定的優勢,亦有其缺點。雖然香港的出版業規模較小,但它有充足的出版資訊及企業策畫手段,有規畫市場的經驗。香港可以設計出不同的版本適合不同地區不同讀者的需要,還有豐富的國際出版交流經驗,這些優點仍可在華文出版世界作出貢獻。相對來講,內地有充足的人力優勢,無論是翻譯、編輯、印製都能提供足夠的條件。這種優勢可以彌補香港出版人才資源相對不足的缺陷,亦可以大大降低出版成本。

  基於以上觀察,筆者認為香港基督教出版業界可以作以下的準備:

  一、保持敏銳的全球視野,掌握在其出版領域的專業認知,如一些業內人士所言,要做到「比中國更認識世界,比世界更認識中國」。 香港可作為中西文化的橋梁,把聖經及神學方面的知識透過出版來分享。

  二、在信仰生活方面,因為中西文化差異,香港的經驗有很大的優勢可給內地信徒借鏡。香港的作者及編輯可積極與內地接觸交流,瞭解兩地處境的差異,適當地分享華人的信仰生活經驗。

  三、善用中港的人才、資源優勢,積極培訓兩地人才,使他們能融通信仰知識及掌握兩地生活處境;並以最有效的成本,按不同地區設計出不同的版本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

  過往香港閱讀人口太少,沒有足夠的資源培養寫作人才,作者更不能單靠寫作過活,導致好的作者愈來愈少。缺乏好的作者,自然亦缺乏好的作品來吸引讀者,這個惡性循環導致香港出版業界的規模太小,未能在華文出版世界帶來更大影響。華文出版一體化給香港出版業界可帶來很大的機遇,擴大了的讀者人口,將會使整體形勢改變。當然,前設是香港作者及業界能出版合適的書籍給讀者。同時,華文出版一體化也會帶來挑戰和競爭,讀者會多了許多選擇,同時對書籍的素質的要求也會提高。

  對香港基督教出版業界而言,現處於一個很好的時機,因為內地信徒的人數龐大,也缺乏合適的信仰生活讀物。雖然現在內地的出版並沒有開放,只要找到合適的出版伙伴,空間和機會是比以往多了。對業界來說,現在是一個整合和學習期,出版人需要把握以上談及的處境和資源優勢,出版有素質的讀物,迎接快要來到的新形勢和挑戰。

  

吳渭濱(突破機構市場總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