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十四週年研討會
 公義之行始於足下


2447 期(2011 年 7 月 1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句為人熟悉的經文:「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在這城市宣教的年代,傳福音與社會關懷確是兩條腿走路,不少教會藉著探訪弱勢社群的方式打開福音之門。而長期面對社會上不公義的事情信徒漸漸地「習慣」,變得冷漠,甚或對需要的呼聲視而不見。「行公義」是實際行動,腿要踏出,堂會和信徒可如何在不同層面上的參與,明光社於其十四週年研討會—「公義之行、始於足下」中共同探討,有約一百人參與。

  教會不時舉辦探訪形式的社關活動,但有不少一次起兩次止,並沒持續跟進的情況,甚至令一些被訪者感到「當我是動物園麼?」信徒在參與社關時,很容易將焦點單單置於傳福音而忘卻用愛心關懷,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同工林鍚章直言:「社關涉及到福音與麵包的關係,一張單張不能改變,令他得到麵包。惟有學效耶穌道成肉身,親自走進去同行,打破無知,對應社會制度性問題提供適切幫助才有效。」

  親身感受破除誤解     教育青年反思社會問題

  林鍚章近年帶領大專信徒參加「請給我一杯涼水」計畫,親自落區學習服侍別人,例如帶他們到「天光墟」,看到滿地都是「幾蚊雞(幾塊錢)」的二手或次等貨品,他說:「當他們看見自然會問為何有此消費?為何窮人需要天光墟?從中打破他們對社會貧窮只是數字的無知,及貧窮人是懶的誤解。」令他喜出望外的是用腿走涉過、用眼察看過、用心感受過社會結構性問題的大專信徒,除了由對基層標籤誤解到重新了解,更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有的轉學科,有的畢業後到機構服侍,故他深感持續教育青年社關知識尤其重要。

  信徒能否參與「七一遊行」的問題惹來意見紛紜,林鍚章則認為學生想多認識社會,就要學懂「上街」,他建議說:「信徒需要對公義有渴求,團契導師可以帶他們上街,看看何解有人願意在高溫下表達訴求,然後探討聖經對他們的訴求的看法,反思社會行動的背後意義。」

  社會上對弱勢群體的標籤根深蒂固,卻很少人會深入了解背後原由。蘇保恩姑娘於「愛蓮事工」中服侍風塵女子及女吸毒者、女釋囚等。她舉例有一新移民女子嫁到香港住在夫家,因為樣子漂亮而遭家翁性騷擾,報警後卻被奶奶趕走。一個人到茶餐廳工作,因為長得漂亮而被欺負迫走,最後走上妓女的路。蘇姑娘問與會者:「究竟是誰的錯?她是否真的願意當妓女?」在一座大廈有百多間「一樓一」的世代,她娓娓道來反思問題,信徒該如何面對?香港人是否有責任?

  多發現不公義事情       信徒以行動作見證    

  參與社關不應止於信徒個人行動,堂會亦可透過服侍社區讓人得見主的形像。香港西區浸信會主任牧師林海盛期盼教會能成為社會中一員,以行動作見證。二零零零年時旺角增設行人專用區,林牧師聯絡該區多間教會合作,定期走到其中派發禮物包,或為老人家提供免費剪髮等服務。

  他又認為「行公義」需要多觀察再配合行動,說:「平時走路千萬別頭耷耷,要多留意不公平的事情並且願意出聲。」同時須具個人神學訓練,及理性獨立思考,才能關心憐憫人,最重要心裡常存「一團火」才能為弱勢群體發聲。

  總是有團「火」的林牧師就連去街市也爭取公義,一次他到海鮮檔買蝦,檔主沒有倒水,他認為是「呃秤」的不公平行為,於是主動要求檔主在膠袋底部剪角,讓多餘的水流出,最後在二十多元中省回一元幾角,並謂信徒應善用置於街市的「公平秤」,打擊不公義的售賣手法。

  林牧師指出牧者身教很重要,牧者面對不公平的事是選擇視而不見還是不平則鳴,正是會友的仿效目標,而身教亦需配合講壇上的教導,他以自己牧養的教會為例:「我的教會有定期舉行社關主日;亦鼓勵傳道人多看報紙關心社會時事,並作為講道時的例證。」

  公義始於足下,憐憫生於了解,參與社會關懷亦可有不同程度,更加應由生活細節做起,例如了解朱古力背後的生產是透過剝削西非童工產出可可豆、農民被迫接受不公平交易,才令城市人可廉價購買得到,當了解後以行動實踐,改為購買公平食品,除此以外捐贈及穿著舊衣服、減少到連鎖超市而到小商品購物等,均是爭取公義的生活行動。

▲約有一百人參與明光社十四週年研討會,交流香港基督教社關路。

▲明光社十四年來積極關心社會問題,以信仰真道成為社會上的明光。

▲香港西區浸信會主任牧師林海盛認為信徒面對不公義時要不平則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