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查經的分享—基甸組的查經


2400 期(2010 年 8 月 22 日)
  ◎ 青蔥校園 ◎ 黎鑑鋒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 電郵推介 電郵 :: 臉書推介 臉書 :: 推特推介 推特
 

  讀經對很多青年人都是燙手山芋,深知其好處但實踐上卻軟弱。感謝神的帶領我在大學四年裡接觸基甸組,亦讓我在此分享查經所見。

  基甸組成立過程

   說起成立過程,要追溯至四年前香港學生福音團契中學部(ISCF)所舉辦之中七營。我認識了以後大學四年的好友,他邀請我一齊查經。當時我接觸徒手查經的機會不多,但受到ISCF的啟蒙後,對聖經產生溺愛,於是爽快地答允。

   為何將組名定為基甸呢?主要原因是與我們的祖訓—「......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士七2下)有關。有留意就會發現這句話是不合乎教會教導,其實只要翻開聖經就會發現士師記七章二節全句是「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的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引用經文的長短,成了解釋的關鍵,而祖訓的省略號正正警告我們查經不可忽視前文後理。

   剛開始的一年,人數由四至六人不等,大多都是剛剛進入大專的學生。因著各人事忙,開組的時間不穩定,甚至試過一個月都沒有開組,參與者也來去不斷,但我們抱著只要有人查經就會開組的心態,繼續堅持下去。直至一年後之中七營,發掘出不少對查經有興趣的人參與,才開始定期查經。

  開組經驗

  看到這一代受到考試制度的「薰陶」,學生是不能在沒有傳道人的保障下或充足準備下查經,而基甸組就是一個突破的嘗試。我們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學生,並且當日查考的經文是即時建議及投票決定,然後用「分比問想」(即四個任務:將經文分段、尋找對比的字詞及句式、問問題及聯想)的方法查經,而當日查經的組長主要的角色就是帶領我們之間的討論。

  無疑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每次查經都可以天花亂墜,但只要我們認真及相信無人可以全然掌握聖經真理時,就不會有所謂的危險,反而更渴慕聖經的心及謙卑日增。在開組的四年裡,看到不少組員在當中能享受查經,生命不斷成長,逐漸嘗試擔當帶領的角色,也有組員在身邊的群體(如大專院校、教會)發起查經組,分享查經的樂趣及意義。

  學生查經現象

  這是一個很廣的課題,讓我舉在基甸組遇到的兩個現象供大家思考。一、組員對聖經的認識程度不同,以致有同學可以滔滔不絕地抒發己見,亦有同學很樂意安逸地擔當聆聽的角色,以致發言者側重某幾人。是好是壞,我不敢下判斷,但如果同學都能表達己見,將會令查經變得更多元、更豐富。二、有時組員難以聯想經文與現實生活的關係,尤其是啟示錄、雅歌、但以理書後六章、約伯記、族譜等等,有時會因不明白經文意思而難以想像(如啟示錄),也有時很明白聖經的意思,卻不明白對我們的意義(如雅歌)。在此,我們只好相信要晝夜思想神的話語。

  

黎鑑鋒 (中學老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




Card image cap

聯會歷史文獻

連結瀏覽
Card image cap

「香港基督教醫療服務發展歷史」

連結瀏覽
Card image cap

「基督教與香港」講座

連結瀏覽


《基督教週報》版權所有
地址:九龍聯合道140號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大樓
電話:23374171 · 電郵:info@christianweek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