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心


2391 期(2010 年 6 月 20 日)
◎ 女傳道手記 ◎ 丹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參加的第一間教會是還沒獨立的分堂,稱佈道所。每次崇拜大人約三十、四十人,傳道人從開門到講道、修水電到帶團契、陪弟兄姊妹看病到編週刊,無一不做。後來我也全職事奉,是福音機構,以結合專業、信仰為訴求進入醫院和學校。專業是原來自己所學、所從事,而信仰和學生工作所需的裝備,則由機構的資深同工,採門訓方式教導、帶領。當時對教會牧職的認識有限,確知的是我去的第二間三百來人的教會,行政雜務有幹事和堂役,兩三位教牧自然也有所分工。

  這些年在香港的教會牧養,發覺不單分工,還講究專業化發展。像我在頭四年,從兒童到婦女、青成年到老年都牧養,甚麼都做一點,結果就是沒有「專長」。之後兩年,為因應事工發展,接受了婚前輔導、三福佈道訓練,勉強算是在神學院的聖經、神學訓練後,有點長進。但嚴格說來,佈道本就是傳道人該做的份內事,而婚前輔導每年只做一兩對,也談不上累積經驗。最近這兩年,承擔在國內的部分事工,論到社區工作、建堂、培訓,我都不是專家;稍可安慰的是,在學生工作上算有些底子。

  全職事奉了許久年日後,愈發感受,不懂的東西遠比知道的還多。曾自詡頗關心社會,而眼前談關社,包括得回應金融海嘯危機、貧富懸殊現象、同性戀者和進化論者對教會的挑戰等議題,在香港還有對政改、六四民運的關注。其中任一項,若非箇中專家,立場、選項又屬非主流,一不小心就成為箭靶,卻也不能緘默。當八十後出來反對建高鐵、關心港府政策向地產商傾斜時,眾教會沒像當年反對23條一樣發聲、遊行,會有信徒質疑:教會只談福音、缺乏社會視野、窒息信徒實踐天國在人間的生命。

  這陣子,團契電郵往來討論:為甚麼要關注六四?有人問:我有沒有不關心的自由?難道基督徒得要有相同的政治取向?若回答,基督徒可以有不同政治取向,是否表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不關心?但若關注六四者,將此事放在公義的範疇討論,它就不單單是政治議題,而是基督徒責無旁貸之事。然而,應該如何關心呢?

  去年,已過了激情悲憤、理想主義的年歲,坐在那遍滿燭光,人多、心卻寧靜的維園,遙想過往的、未來的天安門,希望在那裡,總有人選擇相信並踐行,「城中悔改的人必因公義蒙救贖。」只因「地怎樣發生苗芽,園子怎樣使所種的生長起來,主耶和華也必怎樣使公義和讚美,在萬國之前生長出來。」(賽六十一11)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