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放手


2390 期(2010 年 6 月 13 日)
◎ 童話人間 ◎ 林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作為父母,著緊之餘,也要學習放手,但鬆與緊的拿掐,真是一大學問。

  自A仔升上小三,我們放手讓他自行收拾書包。別看這是小事,原來對一個七歲孩子來說仍是困難的功課。才一個月,已有三個「欠」─無論欠帶、欠改正、欠簽通告,總之功課不齊全就算「欠」。一個學期八個「欠」,記缺點一次。

  手冊上這個小小的紅色「欠」字,足夠刺激家長的神經細胞,稍為情緒不穩,必會無名火起。班主任提醒家長,就算嘗試「放手」,也要循序漸進,最好在暗中替孩子覆檢書包,確保他沒有遺漏。真是「溫馨提示」。

  其實媽媽心裏暗自掙扎,若他能學懂著緊自己的事,知道自己的責任,就算結果「欠」得夠多,記一個缺點在成績表上,吃吃教訓,又有甚麼問題呢?

  好不容易捱到上學期結束,六個「欠」,抹一額汗,重新開始。沒想到,下學期竟然每況愈下,加上最近搬家,全家一個字總括─亂,實在也難怪他─五月未過,已有七大個「欠」。某天,班主任在手冊上夾著兩張便條,這次提示沒那麼「溫馨」─A仔自行簽署通告,即是冒家長簽名。

  我看著那個拙劣的假簽名,差點忍不住笑了出來。但我仍得一臉嚴肅地問他:「你知不知道這是十分嚴重的違規,老師本來可以足夠記你一個缺點。」他點點頭,沒作聲,看來也在觀察我的反應。

  老師有沒有向你說甚麼?他答道:「說了很長篇的教訓」。即是甚麼?「很長,忘記了......但我記得主旨:這樣的行為,未來出到社會是犯法的。」既然他明白,我也不用多說,只向他強調,犯一次這樣的事,比起欠交八次功課,後果嚴重得多了。藉著一次可以糾正的錯誤,讓他學懂重要的一課,總比日後犯上無法彌補的錯失划算得多。

  想起幾年前教他踏單車,燦爛陽光下,學的和推的都汗流浹背。我偶然放手,他搖搖擺擺的跌倒了,我又伸手扶他一把;如此跌跌扶扶一個下午,到了太陽西下,他就忽然像上了摩打一樣獨個兒踏得遠遠了。我看著他的背影,抹抹汗,安慰地笑了。

  「終於它們升上了空中,它們需要更長的線,你就繼續放線,好讓它們飛得更高更遠。但是每轉一次線團,心中雖是快樂,卻摻雜著無限惆悵。因為風箏變得愈來愈遠,你知道不用多久,這美麗的成品就會在一剎那間斷了連在你手中的線,單獨自由的遠走高飛。到那時你就知道你已經完成了你的工作了。」─Emma Bombeck

  父母在沮喪與驚喜交集中,在抓緊與放鬆的之間,看著風箏乘風而起......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