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81 期(2010 年 4 月 11 日) ◎ 特刊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回顧與展望
胡明添(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成立源自一九一四年廣東西江水災,本港教會為了共同賑災,同年秋間又有亞洲青年會總幹事艾迪博士蒞港主領佈道會,為了籌款賑災和籌備佈道會事宜成立臨時組織;事後各教會深感有正式聯合組織之必要,遂於一九一五年四月八日正式創設香港中華基督教聯會。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式向港府註冊為法團,並正名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聯會成立後,隨即創辦海面傳道會,專向漁民傳福音;同時主日學聯合會及公墳聯合會均撥歸聯會管理。當年七月廿七日成立「賑濟水災委員會」,發動募捐,賑款交由「廣州基督教協進會」代賑。早年的工作可歸納為(1)佈道:計有漁民佈道、農民佈道,及組織聖書會推銷聖經等。(2)社關:接辦廣蔭老人院、倡導「反對蓄婢運動」、支持「禁止竹戰運動」、展開「拒毒運動」、成立「露宿救濟會」等。(3)賑濟:主要是籌款賑災,如「三江水災」、「黃河水災」、「華北水災」、華北五省及廣東旱災。中日戰爭時組織「國難籌賑會」支援祖國。賑濟難胞,又響應祖國之募集抗日建國公債及節約儲蓄運動等。
近年仍秉承昔日成立的宗旨,(1)多次舉辦大型佈道會,如:一九五六年、七五年、九零年之「葛培理佈道大會」;一九八五年「慕貝理佈道大會;八七年、九七年之「包樂佈道大會」;二零零零年「香港佈道大會」;零四年「青年佈道大會」等;零五年聯會九十週年會慶佈道會暨祝福香港大行動等。(2)繼續經辦「鑽山廣蔭老人院」及「觀塘廣蔭老人院」,並增設護理安老服務。申辦真道書院。倡導「反賭波合法化」,支持「教會關注失業行動」,呼籲奉獻及捐助「創造職位基金」,參與及捐助「教會關注貧窮網絡」。二零零八年創立「同行基金」希望結合各方力量,回應社會及前線機構的需求。(3)呼籲香港眾教會捐款賑災,聯會亦一貫率先捐款賑濟,如:華東水災,台灣地震,南亞海嘯,汶川地震,台灣八八風災,海地地震等。另外,聯會捐出一千三百萬協助四川彭州市通濟鎮麻柳村的重建。同時也關注內地神學教育的發展,由一九九五年起撥捐內地神學院興建校舍,至今已超過港幣一千萬。還有捐助全國兩會醫療車計畫及「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助養愛滋病遺孤;又資助內地中小學改進校內設施等。(4)對信徒提供不同的訓練外,還設立教牧中心,讓牧牧同工有休憩的地方,也供教會及福音機構舉辦活動及課程。
展望聯會將來在佈道工作上不單主辦或協辦各類型的佈道會,更要訓練信徒成為個人佈道者,使佈道生活化,而不是劃過天際的流星,絢爛而短暫的佈道運動。在社會事宜上,聯會要積極進行兩所院舍改建及轉型的可行性研究,盼望更切合香港社會的需要,由戰後「嬰兒潮」蛻變為「老人潮」的現實;並透過「同行基金」一如以往關懷香港的弱勢社群;還有對社會所發生的事情,和港人所關心的議題,能代表香港教會提出適時的回應。
保羅曾在亞基帕王面前表明其心跡,說他「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廿六19)期望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人一直秉承前賢的抱負、理想,在關愛同胞及傳揚福音上齊心努力;更在他們的基礎上不斷發展,以沒有違背先哲從天上領受來的異象,引以自豪。指望香港眾教會繼續支持聯會的工作,使聯會在未來的日子對教會及對社會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服事更多的信眾及群體。
蛻變
龐建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副主席)
設若要用一個字去描繪香港這彈丸之地—從漁村成為大都市;淪為殖民地個半世紀而順利回歸祖國懷抱—則非「變」莫屬了。可惜,近來港人在自我作祟下和羊群心態中,只曉得跟風在轉,順潮澎湃,一發不可收拾,而且變本加厲,每況愈下,帶來社會極大危機。
本聯會是個屬靈的神家,而不是屬世的體系,然而上帝卻把它安放在這個變幻無常的地方,聯會亦要求變,不過要變得其所,免受社會不良歪風吹倒。因此本聯會在未來的日子:
要以基督為中心而變,切勿效法這個邪惡世代而潮。乃須圍繞上帝的慈愛和耶穌的和平而更新蛻變成為世上光,地上鹽。
要乘風而變,這並不意味著跟隨世俗歪風無定向地轉,乃是讓那充滿著香氣的靈風去承托,而得著安慰、勉勵和扶持,在這充滿危難的世代,努力地事奉教會,榮耀上帝;愛國愛港,服侍人群。
要察驗潮之漲退,更要了解上帝的心意,而知所進退。潮有時限,故要把握時機而變;時光易逝,更要愛惜光陰,使遠處和近處的人都能同得福音的好處。
要看得合乎中道而求變,故須量力而為,盡心而作,成為上帝國度的好管家,使教會興旺,有需要的人群得著信心和愛心的分享。
願本聯會各會員堂兄姊,彼此共勉,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祝願:華人教會合一見證
陸幸泉(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總幹事)
九十五年前,由香港七間教會創辦了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現在堂會已增加至三百三十四間,佔全港一千二百間教會的四分之一,會眾超過三十萬,深信神已大大賜福聯會的事工。想當年我們是以慈惠、佈道、墓園、教育事工為骨幹,後來加入出版及會籍事工,讓全港信徒領袖透過神的帶領,選舉產生的執行董事會及聯會董事會六百多位義工,為聯會事工獻上心力,將各項事工辦得井井有條,事務也更是蒸蒸日上,印證聖經教導:「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和睦同居,何等美善」。
深願我們全港華人信徒更可為主作更大的事,就是聯絡香港以外的華人信徒,透過神給我們無比豐富的恩賜、能力、資源及愛心,大家服膺聖經教導,「合而為一彼此相愛」擴大我們華人教會的基礎及事工。
過往我們立足香港,現在香港已是國際大都會,也是全世界華人精英的重鎮,更是全球華人教會及福音機構最為密集之處。這股屬靈的推動力,足可以讓香港教會與全世界華人教會結合起來,為主作大事。
試看香港回歸祖國後,這十三年來,我們教會與內地教會已加強聯繫,彼此交流頻密,不只在互相探訪,且常有彼此照顧及幫助,發揮了骨肉之親,血濃於水的同胞情、鄉里愛,教會之間也交換不少事奉經驗及管理模式,這是前所未有的盛況。相信這種屬靈趨勢只會擴大及加深。因此我們可將此負擔擴展至世界其他華人聚居的地方。
聯會十年事工的七大感恩
李志剛(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於一九一五年四月八日創立,本以聯繫香港華人教會共同合作,促進教會傳道、教育、慈惠、公墓、出版等事工的發展,藉此建立教會、造福社會,傳揚福音,歸榮上帝。九十五年以來,聯會推行的工作,均以立會宗旨為依歸,叼蒙上帝眷祐保守,事工日益增長興旺。時至一九九九年,適逢世紀之交,聯會則於該年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基督教福音事工會議」,召集全港教牧和信徒,以「新思維、新策略、勇傳福音」為題,研討二十一世紀香港教會新路向,集思廣益於二十四日發表《香港基督教福音事工會議宣言》,其中對福音、教會、機構、教牧、信徒、社會、差傳等七方面作出建議,作為教會日後的指引。回顧十年來,聯會除既定工作之外,在各方面不斷尋求進步,為此獻上七項的感恩—
一、對於福音:
《宣言》載謂「在新世紀中靠著聖靈更新思維,採用新策略,使福音能有效得以遍傳。」是以聯會傳道部為使市民在聖誕節歡樂假日中,分享基督降生喜訊,乃於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在尖沙嘴文化廣場舉辦「耶穌已降生,萬民樂繽紛」全港教會聯合慶祝聖誕活動,分別邀內地教會詩班和本港教會詩班擔任節目演出。又於近年聯絡香港十八區教會分別在各區舉行聖誕慶祝及佈道會,務使福音進入社區與民同樂。而二零零六年香港教會舉行的「葛福臨佈道大會」,傳道部積極鼓勵各堂教牧和信徒參加,使獲美好成績。此外又於二零零八年舉行撰寫福音單張比賽,並將優異作品大量印製出版,供教會取用派發,以收傳福音效果,是屬香港教會首創的傳福音事工。
二、對於教會:
《宣言》有載「當邁進二十一世紀之際,祈求聖靈更新我們,認識時代的趨勢和社群的需要。」聯會洞察香港教育的發展和社會實際需要,是於二零零零年向政府申辦一所一條龍直資學校,獲得批准「真道書院」於二零零二年開學,至今已有八年時光。由於學校採用新的教學方式,復得丘日謙校長和各老師的全心投入,家長熱心的參與,以致發揮「不一樣的教育」的效果,深得本港、內地和國際教育界的好評,而且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同樣發揮傳揚福音的作用。聯會教育部為配合教會實際需要,更舉辦教牧、長執專業培訓講座,提升教會管理質素。
三、對於機構:
《宣言》提及「我們認為基督教機構是以傳福音為目標的組織,在香港教會中具有僕人的角色,是接觸社會專業群體和不同階層的先鋒,有助教會福音聖工的擴展,對培育信徒靈性作出貢獻。為此香港教會、教牧、信徒對基督教機構應多參與和支持,以便發揮福音更大的功效。」是故聯會近十年亦多參與機構的合作事工,諸如基督教協進會發起的扶貧運動;今日的扶貧網絡;全球祈禱會參加祈禱運動;支持香港聖經公會舉行基督教來華二百週年聖經事工展覽;聯繫香港基督教神學院協會舉辦神學教育日;最近加強接觸澳門華人基督教聯會推動聯合事工。凡此種種在於增加與各基督教機構聯繫推動合作聖工。
四、對於教牧:
《宣言》指出「我們確認教牧是上帝設立牧養群羊的職事,他們的事奉配得我們尊敬和支持」;「使他們心意更新而變化,宣揚耶穌基督,成為群羊的榜樣。」聯會於二零零五年在北京道國都大廈六樓開設「教牧中心」,專供教牧同工靜修、康體活動;中心亦供教會和機構開設講座,對教牧同工和信徒作出培訓之用。而傳道部成立退休教牧團契,設計各種活動,使退休同工獲身心靈整全的照顧。聯會傳道部年來專為現職教牧同工特設講壇事奉研習講座,促進教牧同工牧養的職能。近年來主辦中青教牧學習交流團,使教牧同工對內地基督教聖工和國家宗教實況有廣泛的認識。
五、對於信徒:
《宣言》有論「我們體認聖經有關信徒皆祭司的教導,教會和機構的福音事工,有賴信徒承擔責任,發揮群體事奉的功效。」聯會是香港教會的聯合組織,所舉辦的事工不但有賴教會信徒的支持和參與,對於信徒靈性的培育和事奉的實踐向表重視。近年來聯會傳道部和教育部均多舉辦各種的訓練課程和專題講座,例如婦女專題講座;信徒投資講座;戒毒講座等等以配合社會的需要,藉此提升信徒的靈命。
六、對於社會:
《宣言》有謂「我們本著教會以往傳道、教育、醫療、慈惠、出版等事工,繼往開來服務全港市民,使能獲得全人關顧,讓香港成為公義、廉潔、和睦、充滿愛心的社會。」特別年前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聯會隨即捐出二百萬港元進行救災;其後發動捐獻人民幣一千三百多萬元為麻柳村興建民房和社區活動中心,跟進災後復元工作,盡上愛心行動。基於對社會和國家的關懷,聯會更於二零零九年成立「同行基金」,鼓勵全港信徒為香港、內地教會和社會作出捐款。事實近四年來,聯會為中國愛滋病防疫中心,作出大量的捐款,使當地愛滋病患家庭獲得幫助,發揮國民愛護同胞的精神,深得國家當局的讚許。
七、對於差傳:
《宣言》明確的指出「我們確認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是香港教會、機構、教牧、信徒共同的使命,二十一世紀更是我們廣傳福音的時代。我們應同心合力,使我們教會成為世界差傳中心。」事實上聯會的成立向以傳揚福音為首要任務。尤以中國內地推行改革開放以來,教會陸續得以復堂,而教會聖工發展一日千里,聯會年來與中國兩會接觸日加頻密,對於兩會的神學教育和社會事務深表支持,所以對於神學院和培訓中心興建事工多為踴躍響應,以期對同胞宣教盡上責任。聯會之成立「同行基金」,目的亦在傳道、教育、慈惠、醫療等事工上發揮效用。
以上所列各項事工,事屬一九九九年香港基督教福音事工會議,在大會《宣言》所提七項建議,聯會近十年均在落實執行,顯出上帝對聯會未來發展極大的祝福。深願我們在慶祝聯會成立九十五週年紀念之際,以此七大事工作為感恩的祭獻給上帝,並作日後目標導向。
管家的遠景
梁林開(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
在過去的九十五年,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可以用一節經文來描寫上帝的賜福,就是:「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林後九15)
借用聖經的記載,當上帝呼召亞伯蘭的時候,曾如此應許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十二2)這些應許似乎在聯會的身上兌現了。
九十五年來,聯會已成為香港基督教界最大的聯合性機構之一;在資源方面得到上帝的賜福、相當充裕;在堂會、社會、甚至國內也有美好的聲譽;尤其在慈惠關愛方面,幫助及濟助了許多人。
其實,上帝賜福給聯會「成為大」,不是要聯會自我膨脹,乃是要她成為「施恩的管道」,不是要管轄人,而是「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太二十26)
還有,上帝賜福給聯會「名為大」,不是要聯會有美名,受別人的稱讚,而是藉聯會所做的,無論是佈道的事工,或關愛的行動,使「受惠」的人,「能將榮耀歸於上帝」(林後九13),因此,聯會有今天的成就,是無所可誇的,完全是上帝的祝福,是主的託付,「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
但願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在未來的年日繼續做一個良善、忠心的管家,管理許多的事(太二十五21),成為一個榮神益人的基督教團體。
▲基督教來華二百週年香港事工展覽揭幕禮。
▲聯會每年十一月上旬為全港信徒舉辦培靈奮興大會。
▲二零零九年成立「同行基金」。
基督教傑出長者選舉。
▲聯會九十週年佈道大會。
▲聯會九十週年佈道大會。
▲我們應當如此行佈道會在香港大球場舉行。
▲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紀念行。
【要聞】
- 國家宗教事務局與基督教界人士會面
- 齊齊綁起筷子支持「饑饉一餐」為飢餓孩子展現希望
- 第一屆聯校祈禱會
團結院校合一禱告 - 國家宗教事務局王作安局長來訪
舉辦座談會認識國家宗教政策 - 預苦期/大齋期教堂朝聖之旅
鼓勵學員預備心靈迎接復活節
【教會、機構短訊】
- 宣道會希伯崙堂樂恩中心舉辦
文千歲伉儷福音粵曲獻唱暨見證分享會 - 香港福州語佈道會荃灣堂舉行專題講座
- 宣道會沙田堂舉辦心靈綠洲午間聚會
- 屯門浸信教會舉行
「如鷹展翅上騰」郭美江牧師特會 -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旺角堂
舉行「人生兩面睇」佈道會 - 「痛症與飲食」專題講座
- 宣道會舉行按牧典禮
按立黃偉雄為牧師 - 香港浸會大學校務處主辦
第四屆「篤信力行」講座 - 優質靈修文化協會
「頌禱與靈修」靈修研習會 - 建道神學院舉辦
「釋經與講道」 - 小瀝源福音午餐會
溫裕紅分享「活出天虹」 - SIM國際事工差會舉辦
「裝備生命」專題講座 - 香港神學院公開講座
主題:「聽命勝於獻祭」
【教會之聲】
- 歲月神恩—
寫於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九十五週年 ◎ 吳思源
【時事透析】
- 罕有長假 ◎ 區伯平
【息息相關】
- 那日子做教師真好 ◎ 吳思源
【時代講章】
- 堅持到底還是妥協退讓? ◎ 王乾任
【黃金歲月】
- 輔幣好去處 ◎ 昂嘯
【人間如話】
- 人生,這一張大網 ◎ 李碧如
【誠心所願】
- 誠心所願 ◎ 李一新
【教會今昔】
- 中國境外有豐富景教遺物 ◎ 浩然
【教會語文漫談】
- 教會詩人何在? ◎ 姚志華
【文林】
- 紀念 ◎ 草寧
【童話人間】
- 給哥哥的禮物 ◎ 林沙
【三人行】
- 與你有約 ◎ 勤恩
【問道】
- 進退之間 ◎ 許立中
【品蘭集】
- 珍惜清水 ◎ 文蘭芳
【女傳道手記】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