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清水


2381 期(2010 年 4 月 11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讀高錕教授的自傳《潮平岸闊》,裡面記載他年少時負笈英倫的經歷。學校沒有宿舍,學生都在附近租住民房,他們得立刻投入英國人的日常生活,其中一項,是減少洗澡。書中這樣說︰「當時英國人每星期頂多洗澡一次......我們來自東南亞的學生雖然很不習慣,也只好入鄉隨俗。房東太太說︰『像你們那樣子每天洗澡,河都要給你們弄乾啦。』」

  上一代普遍有惜水習慣,因為深深感受到清水得來不易。這一點我也略有機會體會。童年時曾在新界地區住過,得從井裡打水用。在錦田住的時候,那井是公共井,沒有圍欄,井口很大,不小心隨時可以掉下去。要打水你得站在井沿,用一個小水桶吊下水面,略施巧力讓水灌進水桶去,然後雙手交替拔扯把水桶提上來,力要平均,不然半路上水都灑出來了。一小桶一小桶地,好容易才裝滿一桶較大的提回家,倒在水缸中又再來繼續。如此辛勞,你會浪費一點一滴嗎?

  後來住在牛潭尾,自己沒有井,鄰居慷慨讓我們從他們自打的水井中取水。那井很深,井口架了轆轤,用長繩把小水桶放下去,裝了水再絞上來。洗一次衣服,光打水就足以叫你渾身流汗。後來政府把水管鋪過來了,我就告別井口勞動的日子。

  取水艱難,因是童年記憶,影響很深遠。還有全港制水的記憶,至今我看到人浪費食水,心中總是很不舒服,特別有情緒。有一次看到一篇報道,聯合國開會討論發展問題,一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與會代表心有戚戚然,她說看到會議後很多座位留下了未喝完的半瓶清水,很不是滋味,她說,在我們國家,多少人喝的只是不安全的水,他們竟這樣浪費!我看到這話,太共鳴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