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81 期(2010 年 4 月 11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唐代武宗會昌五年(845)因滅佛,景教以外來宗教,同時受到牽連,以為在中土消聲匿跡,但事實?利亞景教士退到北方草原繼續傳教,而契丹、蒙古、汪古、乃蠻、克烈等草原民族均有信奉景教。特別是在內蒙古遼上京、遼中京均有景教的遺址;北京房山縣遼代景教十字寺,至今仍存不少石刻和遺物。內蒙古敖倫蘇木古城有大批景教徒的墓碑和十字架。當元代窩闊台統治時期,朝中景教信徒不少,如丞相鎮海;元帥桉竺邇均是景教徒。據考證蒙古汪古部屬於突厥語系,先民來自西域回鵑,早年多採用古?利亞文和古回鶻文,信奉景教,以古?利亞文和古回鶻文為主。時至元代中期以後,才採用少量八思巴文和漢文。在今日赤峰市松山區出土的《鳥蘭木碑》、《高昌王世勳碑》、《土屯木薩里修寺碑》都是國內景教遺物的大發現,但都是用古回鶻文所刻。
由於元朝的興盛,景教在北方一帶極為流行。特別一九二八年後在包頭發現不同款式的銅十架(見右圖),有稱元押,有作飾物和印記,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為世界現存銅十字最多,不下四百枚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