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5 期(2008 年 8 月 17 日) ◎ 教會之聲 ◎ 梁永善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青少年工作不是單講甚麼吸引的方法,因一些環境、表達方法我們很多時怎樣努力也追不上當代青少年的玩意兒,結果是半湯不水,故我們除了在分享信息時用上一些電腦簡報,或玩一些破冰遊戲外,最重要是愛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同行,在他們迷惘中給他們指引,在他們氣餒時給他們安慰,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以剛剛中學會考放榜的事情為例,與讀者們分享我們怎樣身體力行地扶助這些青少年。
平日我們已開放教會作自修室,給他們一個安舒的地方溫習,更提供一些小食、飲品給他們享用,但我們仍要求他們嚴守自修室規則,藉此培育他們學習自律、守規則。
往往我們又會送上一些小書簽,或藉電話及電郵作出鼓勵。絕不可輕看這些「小動作」,是頗有效的。正如筆者收到一些會友給我這類訊息,我便珍而重之的記下來。
在教會相遇時,筆者也會與他們打個招呼閒話數句,但定會問他們的心情怎樣,當他們感到徬徨時我會即時為他們禱告。年輕學子「誤以為」牧師禱告特別有效,(其實只有義人發出的禱告才最有效)故他們特別受落(雅五16)。禱告支援是很重要的,當然放榜前的禱告會更重要。
每年放榜前的禱告會是教會的「屬靈高峰」,往往數十人參加,亦曾試過超過一百位青少年參與。在此禱告會除了唱詩、禱告、及事後的分析、預習外,我更會給予訓勉(安慰是留待翌日放榜才作出),我是給他們挑戰與督責,我問他們應怎樣禱告?若他們過去疏懶,沒有好好的溫習,怎樣向神禱告?求神顯神蹟?若真如此神豈是不公平。若真的疏懶,沒有盡責的人只有「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犯境之民上來」吧(哈三16下),或許求神發怒時以祂恩典為念。若已努力,則求神憐憫、引導。
今天不少青少年工作者只是順著青少年人的意思去作,只有安撫沒有指正,只有慰藉沒有督責,聖靈保惠師豈不單給我們安慰,更會叫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嗎?(約十六8),我深信用愛心的責備他們是會接受的。
筆者所牧養的教會已建立了一個「優美傳統」;不論大學入學試或中學會考放榜那天,我們會一早在教會附近的酒樓茶聚,往往筵開五、六席,免費請他們用早膳,與此同時青少年牧者、導師、大學或高年級的團友會同時出席,分享他們的感受為他們禱告,再陪伴他們回校取成績,若需要找學校則由團友陪伴,我則留守大本營,為他們寫推薦信,或致電相熟的學校尋求協助。他們深深感受牧者的關懷與支持,這愛的種籽終有一天開花結果。
青少年需要我們關心、教導、鼓勵、陪行。真的要花時間、花金錢、花體力、花心思,但真的值得。終有一天我們「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賽五十三11上)
梁永善(基督教銘恩堂堂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