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的哀傷


2293 期(2008 年 8 月 3 日)
◎ 過渡人生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愈來愈多人因癌病去世,但當癌病發現到末期及至死亡,總會有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除了病人本身面對病痛的折磨和接受自己將要死亡的現實外,陪伴他的親人也要面對一種稱為預期的死傷(anticipated grief)

  但癌症被宣布是末期時(terminal),那哀傷就愈顯得真實,有一種已臨卻未到(already but not yet)的感覺。

  作為親人,與癌症病人走最後的一段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進出醫院探病或在家起居的照顧,整個家庭的生活都要重新編排。坊間也有不少治療癌病的方法和藥物,家人之間對採取甚麼療法去「救」病人,當中要付上的醫藥費多少,可以帶來家人之間的衝突,或事後的抱怨或自責。簡言之,整個家庭因一位成員有癌病,就牽一髮動全身,起了巨大的變化和適應。

  預期的哀傷最難過的,是眼見親愛的人受病痛的拆騰,自己卻愛莫能助,只可以為病人按摩減少痛楚,或盡量提供舒適的環境給他。癌病的親人面對死亡會有很多感受,如面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擔憂,陪伴的親人要承載這些感受,聆聽和安慰要付出的心力也不少。另外,面對死亡的人士都會回顧自己的一生,也有一些未了的事(unfinished business),我們應盡量肯定病者對家的貢獻,及幫助他完成心願。作為基督徒,我們也著緊家人的信仰或人生終極的問題,將信仰帶給未信主的癌病家人,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但也有未能如願的。這樣,那預期的哀傷就多加一份嘆息。

  久病無孝子,若預期的哀傷因病情反覆。一時間充滿康復的希望,一時間夢想破滅,要在這些情緒起跌的日子,長期抗戰,家人也會有疲乏的時候。陪伴的家人也要間歇性的抽身,讓自己過一些正常,自我滋潤的生活,去看一場戲、去一個短期的旅行,重新充電,再去照顧有病的家人。

  也要劃出一段空間,給自己預備接受親人有朝一日真的要走的事實。不過,這過程也有正面的作用,因有一段長時間準備,真的哀傷來到時,痛苦可能會減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一個字一顆心】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