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聽到民憤的呼聲


2293 期(2008 年 8 月 3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由維他奶、屈臣氏,到雀巢運輸員工工潮,有份策劃三次罷工事件的職工盟祕書長李卓人表示,手上仍有一宗飲品公司運輸工人爭取加薪的個案尚在處理,不排除最終以罷工爭取權益。學者稱,保安、飲食及清潔等行業工人,長期受壓,容易觸發大型工潮;也有工會預料,建造業是下一個勞資爭拗的戰場。」

  《蘋果日報》28.7.2008

  香港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穩步起飛和社會趨於和諧,許多專家指出原因之一是經歷了六七年因工潮而引發的一場暴亂,就如大地震釋放了地底深層板塊碰撞的能量,山搖地動過後漸次回復平靜,飽經浩劫的災民收拾心情重過正常的生活。

  很快又過了二、三十年。原本相對和諧穩定的局面又變得洶湧波濤,社會矛盾日漸尖銳化,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富者富得連襪子也穿不下(某富豪語),所賺的錢做幾世人也享不盡。幾個大地產發展商家族的身家以千億計年年增長,兒子結婚所派的利是也數以千萬計。某些「打工皇帝」的年薪也以億為單位,連帶金管局局長、旅發局總幹事、醫管局行政總監、平機會行政總監等「公職人士」的月薪也數以十萬至百萬計。香港社會遂冒起了一批「擁有者」(have’s),他們互相連結稱兄道弟,在馬會,在Ball場,在電視台的甚麼籌款晚會,以至在為四川賑災的演唱會,大學校友會,奧運協辦項目的馬術比賽貴賓廂上,都見到他們的倩影腳蹤。更加不要忘記,香港幾間著名大學的教學樓和研究所,都是以這些富豪的名字命名。莘莘學子每天抬頭一看,不是孔子、孟子或亞里斯多德柏拉圖,而是地產商的大名,這是世界其他地方所鮮有的現象。

  低下階層又如何呢?相對於一小撮「擁有者」,也有為數不小的「沒有者」(haven’ts)。麥理浩來港做總督時,正值香港六七暴亂結束,麥理浩總結了經驗,知道政府一面倒靠攏大財團只會激起民憤,於是改用懷柔政策,不惜得罪地產商去大建公屋居屋,又借助?的達之力去肅貪倡廉,把香港建設為一個相對公正廉明的社會。麥理浩知道香港有許多窮人,窮不要緊,只要社會給他們真正向上爬的機會。麥理浩很聰明,他不會欺哄讀不成書的青少年花幾萬元去唸副學士,他卻打開工業之門讓年輕人藉一技之長向上爬。

  現在民憤又累積了。耶和華上帝說他聽到以色列人的冤情,遂差遣摩西去解放他們。今天為政者又可聽到窮人的呼聲麼?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一個字一顆心】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