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隊」所為何事?


2279 期(2008 年 4 月 27 日)
◎ 羊圈守望 ◎ 鄭以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羊圈主人:

  請問教會的探訪隊是做甚麼的?探訪的對象是甚麼人?探訪的時候要做些甚麼?

  是室內活動,抑或是室外的活動,約被訪者到酒樓午膳,或行山閒逛都是探訪的活動嗎?

  龔太 上

  龔太,主內平安:

  謝謝你的提問,其間除了觸及探訪事工的真義外,更令廣大信徒反思有效落實探訪事工的一些可行方案。

  不知道在何時開始,不難聽到有信徒表示,由於他向來已有參與教會聚會的習慣,因此,教會大可不必為他費神安排探訪的活動,若真要落實這項聖工,倒不如把心神投放在那些需要關注的信徒;如因病入院者或近期疏於參加聚會的信徒身上吧!這樣的講法豈不顯示教會的探訪事工是專為那些「有問題」或「有特別需要」的信徒而設的嗎?作為牧者,我當然不認同這樣的講法了。教會之所以需要推行探訪事工,無非為了幫助會眾有效落實主所吩咐的「彼此相愛」新命令。若信徒之間只可以在集體聚會的場合才有機會彼此接觸,在其他生活場景卻不曉得相交的,信徒還怎可以在彼此相愛的實踐上結出美好的效益來呢?再者,對於教牧同工而言,若不透過探訪的機遇深化對信徒的瞭解,他們還怎可能提供到適切的牧關服事呢?換言之,教會之所以推行探訪事工,為的是要讓信眾在彼此相愛的教導有更理想之實踐。

  至於探訪事工應該在室內還是戶外舉行較理想一點,對於地少人多的香港社會而言,若為了令那些居住在狹小地點的信徒感到自然一點,偶爾把探訪活動改在戶外進行,不失為一種值得考慮的做法,只要相關安排能夠促使探訪者和被訪者達成美好相交的目標,那未嘗不是可行的出路。除了藉著餐膳或戶外活動等的方式推行探訪事工,筆者認為善用信徒上下班的時間和他們分享,也是行得通的做法。不論哪種形式,若能夠深化信徒間的情誼,從廣義的角度看來,又怎能不算是探訪事工的具體落實呢?

  深盼龔太不但關心探訪的實義,若能透過具體的參與促進信徒間相顧的效益,想必令恩主的心感到加倍欣悅。

  敬 祝

  樂遵主命!切實相愛!

  

主內 鄭以心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