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世代親子溝通法


2274 期(2008 年 3 月 23 日)
◎ 窩貼家庭 ◎ 尹寶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不少父母覺得跟青春期的子女溝通有困難,亦不太了解時下年輕人的想法;亦有不少青少年抱怨父母不明白自己,沒有給予機會聆聽他們的想法。現代科技發達,網絡普及時代中成長的青少年雖然習慣以文字與友儕交往,卻少有跟父母通信交流,有見及此。基督教週報與維護家庭基金合作,由今年三月起推出一個嶄新的專題恁u窩貼家庭」,邀請一些基督徒文化人及屬靈導師,聯同他們處於青春期的子女,以家書的形式進行交流,表達他們對於一些時下青少年成長議題的關注,盼望建構一個兩代溝通的平台,鼓勵更多讀者嘗試以書信形式跟家人對話,促進兩代之間的聯繫。

  「窩貼家庭」的專題文章將每月刊登一次,作者陣容鼎盛,黃克勤、吳思源、區祥江、梁林天慧、蔡譚秀薇、文蘭芳等將聯同他們的青少年子女輪流執筆,跟廣大讀者見面。今期率先跟大家見面的親子檔作家是從心會社社長吳思源先生及其就讀中學的兒子Hans。

  近期「疑似藝人慾照」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坊間輿論大多強調青少年性教育的不足,另一邊廂,家長則憂心忡忡,擔心事件扭曲了青少年對男女兩性相處的看法,學校師長亦急忙為莘莘學子籌辦不少論壇及研討活動以解惑。從事輔導專業多年,吳思源先生善於把握時機,面對兒子的牢騷,他向家長展示了如何避免使用說教的口吻,不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一套看法,耐心地循循善誘,透過家書清楚表達自己對於孩子身處資訊泛濫網路世界挑戰的憂慮,信任並肯定孩子對於獨立思考能力的追求,成功引導兒子從較正面角度檢視校方回應有關事件的努力,鼓勵兒子多讀書及擴闊生活體驗,有助建立高尚的品味及智慧。思源父子的對話可以幫助大家更明白青少年人的所思所想,這是一次很好的示範。

  Hans的表白亦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醒,原來當成年人忙著為孩子舉辦各式各樣的講座及論壇的時候,容易忽略了受眾的感覺。青少年需要正確道德價值的引導,但手法卻可以商榷,單向價值觀念的灌輸只會惹來少年人的反感,他們渴求對事件進行反思的空間和機會,最需要的是師長對於他們發展獨立思考能力的信任、肯定和支持。俗語說「身教重於言教」,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人自己一方面樂此不疲購買及追看那些愛賣色情暴力的八卦雜誌,他們教導孩子的說服力自然銳減,亦難逃「偽善」的指控。為人父母及師長的不可不省察。

  與家長同行的輔導經驗告訴筆者,書信確是與家人及孩子溝通的理想方法,有些父母抱怨自己一開口,孩子就覺得煩厭不想聽了,但寫信卻可以暢所欲言,對方亦可以按他們的時間及情緒狀況選擇聆聽父母的意見。而且中國人比較內歛,不善於用口語表達內心感受或說出一些讚美對方的說話,寫信時經過一重理性的思考,可以避免一時衝動說錯話,而一些較難啟齒的說話好像:「我愛你」、「為你驕傲」、「我可以放心」等寫出來亦不會太難為情。如今年輕一代慣於收發電郵、SMS與別人溝通,父母何不也趕上潮流,學習用以書信的形式促進兩代之間的聯繫?

  尹寶珍(維護家庭基金事工經理,註冊社工)

***********************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