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於民主社會中的角色


2219 期(2007 年 3 月 4 日)
◎ 文林 ◎ 洪子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正步入民主社會,即是說對市民於社會政治方面參與的要求亦愈來愈高,面對每天眾多複雜的社會議題,莫說一般市民,就連學者也難對所有議題能有全面充分的掌握;因此,傳媒(按:本文中的傳媒是指大眾傳媒,並不包括個別團體內部的通訊及宣傳刊物)對於民主發展,以及幫助大眾市民掌握有關社會政治議題,可發揮重要的角色。

  好的新聞特輯的確有助市民更深入的去了解及反思一些時事議題,而港台的《鏗鏘集》過去於這方面的確作了不少貢獻。例如筆者近期感到比較深刻印象的就是上年尾播放的〈告訴我明天會變得更好〉,內容討論爭拗多年的最低工資問題,它不單活生生的將幾位低收入工人的苦況呈現於銀幕,亦能從不同角度探討最低工資政策對工人及雇主的好處,以及實行有關政策的困難及限制;可謂做到情理兼備,有助市民更深入的掌握有關議題的核心。但相比之下,〈同志.戀人〉只是單方面報道同性戀者的掙扎、感受以及他們對立法的訴求,內容流於煽情,卻沒有對有關政策作理性深入的分析,或呈現政策的複雜性及限制,難怪不少市民感到有關製作有偏袒同性戀之嫌。

   近年西方政治哲學興起有關「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討論,過去民主理論比較重視公眾投票及市民的意願,卻較為忽略市民意願的質素,即是說如果未經過深入的討論及反省,即使是多人投票支持的議案亦可以是不理性及差劣的決定,昔日的德國納粹上台,以及最近台灣的總統大選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市民都只被政治家製作的氣氛所煽動,卻投票選出極為腐化的政權,不單不利社會發展,更造成社會族群之間的分化,所以近年台灣亦有智庫提出「審議式民主」的理念,強調大眾市民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社會決策應由市民經過理性、持平的公開討論,以達成社會共識。

  在其中資訊充分、發言機會平等與決策程序公平是關鍵的要素,而筆者認為傳媒於審議式民主的發展正可扮演重要的角色及貢獻,有助建立具批評性及理性溝通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因傳媒一方面可以將爭議性議題的正反理據呈現於市民面前,更可以扮演具批評的旁觀者,對於不同理據作分析及審議,幫助市民更深入反思有關議題。其實傳媒對市民大眾影響之大已無容置疑,若傳媒只流於煽情及偏袒,不單無助理性討論,甚至會激化社會的分化及衝突,更可能淪落為某種意識形態的傳聲筒。相反,傳媒若能做到客觀、持平和理性,將有助孕育具質素的社會公民及建立民主社會。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博士生,主修政治哲學與基督教倫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