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於分享的豐盛(中)


2197 期(2006 年 10 月 1 日)
◎ 未圓語絲 ◎ 鄧瑞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Eric Hoffer,一個碼頭工人,寫過一本關於群眾運動的書,叫 "The True Believer"。(這書名相當有啟發性,對我們可以構成一個提問:「誰是基督的真信徒」?)這書講到受壓抑的貧困者,若遇到具領袖性格的人物,而這些領袖人物又能給予他們變革的希望的話,則這群人很容易產生狂熱的群眾運動。

  「五餅二魚」這個故事的情景,滿足了產生狂熱的群眾運動的基本條件。這裡有幾千人,情緒高漲。現在,只視乎耶穌的態度。若耶穌順著群眾的渴望走,則會形成一種以滿足群眾的欲望的暴力運動。群眾打算用暴力逼使耶穌就範,他們要逼耶穌作王。在這情景裡,誰是王?是耶穌?抑或是群眾的暴力?不是人人皆能抵抗群眾的威逼的,群眾會消滅不同於他們的人。

  今日,我們是否採用暴力強制耶穌的人?信仰是我們放下自己,面向上帝,抑或是我們逼令上帝去滿足我們各種需要?我們見到:很多家庭暴力的產生,父親以暴力逼令妻子與兒女滿足他們的想法;有失戀的人以自殺去威逼對方回到自己身邊,卻沒有打算改變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值得愛的人;有些信徒強逼上帝使自己一帆風順。在現今社會,群眾最大的強制力,就是潛在於流行文化裡的資本主義精神。以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的回報。我們怎能脫離這種強制力?我們是否以此去強制他人?

  就以六月間的香港書展為例,禮拜六晚營業到深夜兩時。書商高興這安排,因能用盡每分每秒去獲取營利;巿民也高興這安排,因能節省了禮拜日去書展的時間,如此便能用盡禮拜日的時間去娛樂。我們暴力地對待時間、對待休息,將時間壓縮,為的是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這種做法,與群眾意圖暴力地強制耶穌作王的做法,有何不同?

  面對群眾的渴求,主耶穌又是如何對應的呢?「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約六5,6)面對群眾的渴求,他考驗他的門徒,看看他如何面對。

  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二十兩銀子相當於當時八個月的人工),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約六7)腓力只看到人的渴求的其中一面,看不到人的渴求的另一面。人有肉身需要,腓力的回答表明他看到這一點。但人會暴力地對待他人、甚至對待上帝,以滿足自己的欲望,關於這一點,腓力便看不到了。人心的這方面的欲求,不是提供足夠的餅便可以解決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