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開幕有感
第 2179 期(2006 年 5 月 28 日) ◎ 時事透析 ◎ 陸輝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開幕當日登上漁農署的網頁,可惜找不到有關資料,這是資訊社會教育的有效途徑,漁農署竟未能及時配合運用。
開幕當日購買入場卷需排隊四十五分鐘,相信是漁農署低估了濕地公園受歡迎的程度。其實從郊野公園燒烤爐受歡迎的程度,便可推算漁農署的服務何等受歡迎。香港市民活在人口密度全球最高的城市,一旦有空,郊野公園便是最自然的選擇,也是政府要努力推銷的,才能讓市民緊張生活稍微得到舒緩。
政府需要教育的,不單是自然保育,並且是健康生活方式。例如市民在濕地公園戶外吸煙,法例並不禁止,但是否可以藉此機會教育?不能以「棍子」完成的任務,有時可以透過「胡蘿蔔」來達成的。又例如隨地拋垃圾,市區內及海面上都有成果,為何郊野公園及濕地公園不能?開幕僅僅一天,便有十四項目損毀,若是指示不清楚,可以加強指示;若是市民有意無意毀壞,也是教育的好機會。漁農署若將濕地公園定位為以教育為主,便得努力貫切。與此同時,整個社會也得配合,包括了學校及教會,才能達至預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