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輔導與生命結連


2114 期(2005 年 2 月 27 日)
◎ 專題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專題:牧養VS輔導

  作為牧者,可以說是要集百般武藝在一身,才能完成牧養的職責。他需要講道、教導、帶領敬拜、教會行政、服事社群、領袖培育,這當然也包括教牧關顧與輔導。

  教牧輔導可說是教牧關顧的一種,教牧關顧的層面較闊,它包括對有需要的會友作出幫助、鼓勵和支持,例如家訪、探病、安慰有親人去世的、鼓勵那些沮喪的,叫有怨恨的和好。教牧輔導雖然是教牧關顧的一種,它卻有別於其他關顧事工,它需要牧養較多時間,更多心力,也較從問題解決著眼。

  正因為教牧輔導對教牧的要求這麼高,既然手上已經有做不完的牧養工作,輔導亦需要較專門的心理學知識,加上現今社會家庭問題日趨嚴重,不少牧者對會友的問題都有愛莫能助的無奈,能為會友及早找到轉介的轉導服務,已算是放下自己心頭的大石。

  但作為牧者,能夠在會友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與他們同行,安慰他們的心靈,引導他們體驗神的恩典,藉神的幫助,能活出信仰的真實,這豈不是最神聖和尊貴不過的職事嗎?

  或許,牧者較容易忽略自己的角色在輔導上的優勢。不少基督徒尋求專業輔導都希望幫自己的輔導員與自己有同一個信仰,牧者能透過神學的反省,滲透人生不同的問題背後的屬靈意義,牧者也可以善用屬靈的資源,例如神的話與禱告,來幫助會友;牧者也可以動員教會內其他弟兄姊妹的支持和資源,來幫助當事人。加上牧者對會友有較深入的認識,彼此已有基本的信仰,減少在輔導初期關係建立的時間。

  那麼,忙碌的教牧在輔導工作上可以有甚麼出路呢?近年在教牧輔導界都鼓勵採用短期輔導模式,將輔導節數規範在最多五次面談之內,牧者在輔導過程中選取較積極和直接的取向,視受導者是合作的伙伴,並集中一個主要的輔導問題進行面談。一些較複雜和深層創傷的問題,則可以轉介給專業的輔導員。

  另外,牧者為年輕會友作婚前輔導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透過預防和教育性的輔導,牧者可以與新婚的夫婦,建立較深入的關係。這些夫婦將來若有生活上的問題,牧者已經有足夠的關係基礎,作出適切和合時的幫助。

  耶穌對彼得的挑戰,今天仍然是牧者的挑戰:「你牧養我的羊。」當我們的羊走迷、受傷和落入困境,作為牧羊人是責無旁貸,牧者就算日常工作有多忙,這些深入、埋身的輔導工作是不能錯失的。錯失了,就錯失了與我們的羊生命結連和相會的機會,也錯失了耶穌對我們的呼召。

  (短期的教牧輔導模式可參考:David Berner, Strategic Pastoral counseling:A Short-Term structured Model,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3)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