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福星拱照


2144 期(2005 年 9 月 25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昨午,青年協會的紅磡活動中心來了一位稀客:八旬的外籍老人,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好奇地四處張望。事實上,這的一磚一瓦他都有份建立,因為他就是青協的創辦者。......1960年,帶八千鍗的史篤士(Mr. George H. Stokes)『膽粗粗』來港成立青協,轉眼間青協已是每年開支二億元的社福界巨人。」《明報》8.9.2005

  當一種志業,逐漸建立了它的名聲、地位,從事這志業的人變成了「專業人士」,所求的是社會對他的「公平」,斤斤計較自己的待遇和服務條件,它就必然遲早變質,淪落為社會的「利益集團」(interest group)。

  七十年代的社會工作者,享有「北斗星」的美譽,皆因當時的社工仍處身社會建制的邊緣,入息不高志氣卻高。不論是到大埔元洲仔替艇戶的兒女補習,協助油麻地避風塘的艇戶遷徙上岸,抑或替土瓜灣盲人工廠的工友爭取權益,社工們任勞任怨,有被當時的港英殖民地政府「抹黑」、有被政治部探員跟艒,更多被報章輿論譏諷為「滋事分子」,但他們仍是大無畏地擇善而固執。當時的社工除了任職社會福利署的有較好的福利,其餘大多數任職於教會所辦的志願服務機構,待遇微薄,工作超時沒有補水補假,連到大埔元洲仔也是自掏腰包坐火車轉巴士。但社工們都很快樂,士氣高昂,他們和市民大眾打成一片,所以無線電視拍了一齣劇集叫「北斗星」,頌揚社工們對社會的貢獻。

  七十年代的社工有這分氣質,多少歸功於一位英國人史篤士先生。這位風度翩翩的英國年輕社工,在一個英國的難民展覽中,看到香港的照片,照片中滿山都是木屋,難民流離失所,他動了惻隱之心,一腔熱誠向教會申請來港服務。教會給他八千英鎊(那時一間英國大屋賣五千鎊),史篤士便隻身坐了六星期船來港。由六零年至六六年,他不單止創辦了香港青年協會,也創辦了基督少年軍和愛丁堡獎勵計畫,也引進了當時備受爭議的青年舞會。

  史篤士先生今年八十多歲了,他配得香港每一位社工,以至市民大眾的尊敬。今天許多社會服務機構已變得企業化,以前叫「總幹事」的已榮升「行政總監」,CEO前CEO後的十分有派頭。有心的社工仍有,但更多的只關心如何開拓資源爭取撥款。昔日的北斗星光芒不再,大家只是期待財爺開恩,福星拱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專題:心靈治療與教會牧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