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麵包是怎樣扯上關係,筆者不得而知。現實是這樣:民主國家已不再為麵包而煩惱。在不民主的國家,沒有麵包,只有弄出大頭怪嬰的假奶粉,假魚翅、假酒、致癌粉絲等等。在不民主國家,人權是沒有市場,蟻民性命也沒有價值。
處身於香港,一個似有民主但又缺乏真正民主的地方,民主與麵包才要去選擇。那羣控制香港財經命脈的富商,深恐民主當道,大派麵包,提供免費午餐。他們認為民主損害經濟,大家最重要的是有碗飽飯吃。誰知富商吃魚翅,低下階層得的只是麵包屑而已。他們反對人吃免費午餐,自己卻吃政治免費午餐,毋須參與選舉便可控制政治事務。
最近校本管理問題鬧得熱騰騰,將校本管理與民主拉上關係。更奇怪的是,某些團體政黨並不支持普選,認為民主選舉應循序漸進,但是他們卻急不及待地要求立法,讓管理學校有民主。但辦理學校與民主怎樣連上關係?
筆者很贊同陶傑先生在香港某份報章專欄中曾這樣說:「極權勢力在對一個地方的權力未能染指之際,往往打著『民主』的旗號惑眾而進攻,當他們坐佔了權力,則又必定把『民主』的口號收回壟斷。」回顧中國近百年歷史,情況是否這樣?在香港,得著權力,控制著政經命脈的人,豈不是同樣把「民主」收起來嗎?
擁有權力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基督徒相信權力從上帝而來(羅十三),但權力的運用是要賞善罰惡,使公義公平彰顯。這裡要說的是,教會應當謹慎運用公帑,提供優良教育。在管理的質素方面,不斷提昇,自我鞭策,用人惟才,又能容納和尊重不同的意見。不單向教會負責,也當向社會負責。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