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會面對爭拗時......


2043 期(2003 年 10 月 19 日)
◎ 羊圈守望 ◎ 陳喜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羊圈主人,你好!

  近期,我教會的弟兄姊妹因著一些社會事件爭論不休,甚至壁壘分明。一部分人認為教會不能獨善其身,應該參與社關行動,關心民生政治,活出信仰。但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教會是宗教團體,應著眼於傳福音的工作,不宜涉足於社會事務或時事政治上。

  這種爭拗情況若不盡快解決,長此下去,恐怕教會因此而分裂。請問上述兩種說法孰是孰非,或如何取得平衡,和氣收場呢?

讀者 天平


親愛的天平君,主內平安:

  感謝主,你出於對教會的關心,提出有關教會參與社會和政治活動的問題。這問題自教會初期就已經存在,且常產生令人痛心的後果。只要信徒沒有真正尊重聖經正確查經找答案,又或沒有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這可悲的事固然會不斷重演,就是一些比較小的事情也會引致教會的紛爭或分裂,例如建堂和牧者的聘任或去職。求主憐憫;願我們謹慎。

  這裡篇幅有限,無法對這事作稍為充分的討論。其實,就算做得到,亦多半於事無補。這是基於對人性的認識和從歷史汲取的結論。但我可以以牧者的身分,站在牧會的立場,提出一些建議供你們參考。靠著神的恩典,我敢擔保,你們若誠心盡力照著去做,目前雙方的歧見,終必為你的教會帶來益處和美福:

  一、雙方在主面前公開承認,彼此都很有可能對爭辯的課題認識不足或有錯誤,因為大家都是人,很有限,常犯錯。

  二、雙方停止爭辯而且花時間努力祈求主:鑒察和修正自己的動機,目標和態度;加強愛護教會的心,決意不傷害教會;使能堅信,主既肯又能藉聖經與聖靈,教導你們。

  三、一旦相信神已經垂聽並悅納己方為自己的禱告,再開始憑愛心,誠懇為對方求同樣的恩典。

  四、雙方共同邀請所信任的,主裡有識之士開列有關經文給你們查考;提供書單,讓你們參考。

  五、實踐上列(二)、(三)、(四)各項相當時間之後;召開祈禱會,同心祈求主指教教會當如何總結問題,並定下未來的共同行動綱領。

  六、雙方須就下列各名詞取得共識,不然無法進行有意義,有結果的對話:社會、社會行動、政治、政治行動、政黨、政府、關社、參政......。

  附言:有兩本不太厚的書,值得參考,是英文的,似乎有中文版,但一時之間找不到;不敢確定是否真的有。很抱歉。第一本是一九七四年第一屆洛桑世界福音大會的(The Lausanne Covenant ~An Exposition and Commentary) by John Stott。第二本是一九八九年第二屆洛桑大會的(The Manila Manifesto~Aboration of the Lausanne Convenant Fifteen Years Later)

 陳喜謙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