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為社會補上感恩與盼望


2043 期(2003 年 10 月 19 日)
◎ 交流點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執筆之際,剛收到一位十四歲女孩自殺的消息(十月九日)。不論社會如何呼籲珍惜生命,但仍有很多人相信自殺可以解決人生問題。這實在令人費解。究竟是否對周遭的人多一點關心和多一點擁抱就可以化解自殺的咒語?我並不樂觀。若以為關心和愛就必然可以令有自殺企圖的人不自殺時,我們無形中加重了自己和別人的壓力。事實上,因不能阻止其親朋自殺而終身內疚的人多的是。因此,當勸勉我們對周遭人多一點關懷時,也不要過分將我的不關懷與他的自殺拉上等號,否則,這對在生者太不公平了。

  說回來,教會可以如何回應當下社會的自殺風氣?除了實踐友誼外,教會生活提供了兩個重要的信息。第一,就是感恩生活,教會生活就是學習向上主感恩。當生活不被看為恩典時,生活中的不如意就會無止境被放大,甚至認為生活是詛咒。相反,感恩令我們相信自己的生命可以成為一個奇蹟,並有能力發現生活瑣事中的樂趣。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找不到自殺的理由,因為縱使艱難,生活仍是美好。或許,現代社會正缺乏感恩之心,以致很多人都是孤軍作戰。他們的生活只有自己的成就與失敗,以致在成與敗外,他們找不到其他原因可以輕鬆地活下去。或許,培育社會有一份感恩的心是教會可多思考的方向。

  第二,就是面對悲劇的能力。感恩絕不是要「曲解」悲劇,否則,這是一種絕對的阿Q精神。相反,我們需要承認生命就不可能沒有悲劇成分。縱使如此,但生命並不是悲劇,因為耶穌基督的拯救就是回應人類的悲劇。人類的悲劇並沒有因耶穌基督的救贖消失了,但因祂的救贖,人類的結局不會是悲劇。或許,現代社會正缺乏這盼望,以致將當下的悲劇等於結局。或許,教會要向社會展現這分面對悲劇的能力,而不是那一面倒跨越悲劇的能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