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快樂學習?


2020 期(2003 年 5 月 11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分享台灣教改經驗,他認為教育最重要是讓孩子快樂。這一點,大抵沒有甚麼人反對,香港不也正是朝著這個方向走嗎?

  不過,當我們談快樂學習的時候,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快樂呢?以英國為例,他們要吸引學生上課、做運動和不吃快餐,就進行積分制,學生儲夠積分可以得到免費睇波或旅行的獎勵。

  這樣的快樂學習便有點賄賂味道,完全是利誘。獎勵本來的確是誘導學生努力的好方法,但若事事以物質為引誘卻有違教育原則。因為沒有學習動機和興趣,一旦利誘因素消失,學習動力也就隨之下降,如此快樂何其短暫。

  我們常誤解快樂學習,必須全無壓力、全然趣味,卻忽略許多基本學習技巧是需要下苦功的,下了苦功打好基礎以後得嘗成果的快樂是另一種快樂。

  譬如背誦,有段時間,許多人深痛惡絕,彷彿那是扼殺創意的元兇。卻不知道適當的背誦正正是創意的源頭之一。像唐詩宋詞,如不熟讀背誦,根本不可能體味其中精髓。最近很多人在城大欣賞過葉嘉瑩博士講詩講詞,聽者都聽得如醉如痴,就因為她從小熟讀各大小詩人的作品,於是講學時旁徵博引,從這句詩跳躍聯想到那句詩,帶聽者神遊於詩海裡,才能散發出懾人魅力。

  所以背誦是否快樂,問題不在背誦本身,而在背誦的材料、方法和要求,像從前八股文,要求讀書人不求甚解不許質疑的死記硬背;又或像以前本港小學常要求學生背誦課本範文,那令人慘不忍睹的文筆,詰屈贅牙充滿「的了呢麼」的文句,便是浪費學生時間和精力。

  學習快樂與否,關鍵在引發動機上。若能以趣味手法引發興趣,就像開動了發動機一樣,要再下苦功,孩子也就不以為苦。看孩子們主動爭著借閱厚厚的「哈利波特」,便知道快樂學習不必賄賂,而在提起學習的動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