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福音又要教育
堂校合作應如何平衡﹖


2010 期(2003 年 3 月 2 日)
◎ 專題專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何耀輝校長。

  興辦學校是教會傳統事工之一,由教會創辦的學校,在香港的中小學中,佔了相當的數目。而本地主要的教會宗派,幾乎都有參與教育服務。傳福音與提供優質教學,都是教會辦學的重要目標,究竟在堂會與學校合作關係中,如何在這兩個目標中得到平衡。資深校董劉國偉先生及五旬節林漢光中學何權輝校長,就這課題分享了他們的寶貴經驗。

  劉國偉認同教學與傳福音是教會辦學兩大目標,只是不同的宗派,對這兩個目標有不同的取捨,有些宗派興辦學校,以教育行先,有些則以傳福音行先。不過近年愈來愈多教會發現兩者之間應作出平衡,甚至把傳福音融入教學之中。他指出,在校園傳福音,其實不一定只限於學校團契活動、校園福音週等純福音活動。更理想的做法,是從整個校園入手,透過校園文化、校園生活彰顯基督信仰,例如學校從基督精神制定校規、學校政策,老師在教學時,嘗試透過教學內容介紹福音等。換言之,福音不是附加在校園內,而是屬於整個校園的,力求把整個校園福音化。

  何權輝校長亦認同把教育與福音融合,是較理想的做法。他從前服務的教會學校,是側重教學,整間學校傳福音的擔子便落在學校團契之上,結果福音的事工不太理想。現在他們的學校,則嘗試把福音與教學融合,原來九龍五旬節會開辦學校,是把堂會與學校一同興建,因此他們在這方面有着先天的優勢。例如鼓勵老師在校內作見證,在週會內加入福音訊息,老師及同學、堂會義工參與福音週跟進工作等。最特別是大力鼓勵同學除了參與學校團契外,還要參與週六及主日學校堂會的聚會,以落實基督化的校園生活。

  不過劉國偉及何校長均指出,要達到這效果是有條件的。劉國偉認為,要營造出福音化的校園,先決條件是教會與學校要構成平等的合作伙伴關係。教會(辦學團體)負責提出整體的大方向,之後放手讓學校去執行。教會對學校,亦不應抱着上而下的態度,教會的長執、堂會同工及平信徒,更應該愛教會所辦學校,不應只視學校為教會的事務之一,又或是一個可供教會借用地方之附屬機構。此外,教會與學校之間,可合力建構一個平衡的管理人力組合,例如學校的校牧與教會的信徒,都可以加入學校董事會,作為學校與教會之間的橋樑,加強堂校的溝通。

  何校長則認為,老師的付出亦非常重要。把福音融合於教學中,老師擔任很重要的角色,可是老師日常的教學工作很繁重,若再加上福音工作可謂百上加斤。而學校在減輕老師工作量方面,可做的並不多,因此很講求老師的委身事奉。故此他在招聘教師時,很着重應徵者的熱心及委身的心志,並會強調除了一般的教學工作,還要兼顧福音事工。他又補充道,由此可看出,教會學校在推動福音事工上,人力資源是一大難題。

  問到現時教會辦學面對的困難,劉國偉認為最大的困難是香港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加上家長及社會人士,對教學質素的要求愈來愈高,然而給予學校的資源卻未有相應提高,帶來辦學團體(教會又或是非教會)、學校教職員很大的壓力。何校長對此卻有不同的意見,學校的確面對很多關於教學政策上的難題,不過最重要是教會對教統局的最新政策及要求,有清晰的了解,與學校同心解決,若果教統局要求活動教學,教會卻要求學校着重背誦教學,學校便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中。

  劉國偉又補充,教會學校與一般學校不同,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上還有傳福音的事工,令教學同工更加吃力。他表示這是教會急需正視的,並需要給予實際的支持。何校長指出學校與教會在福音事工上的接駁工作亦急需改善,很多時同學在學校的聚會中決志,卻因為教會的接收工作未夠積極,結果流失到其他教會。他希望堂會能有更多的信徒加入學校的福音工作,培育決志的同學成為成熟的基督徒,這樣,才能真正達成教會辦學的主要目的-向同學廣傳福音。

▲資深校董劉偉先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專題專訪】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影音視像】

【資訊年代】

【開卷有益】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妹頭記事簿】

【余Sir信箱】

【有夢人生】

【交流點】

【生命道場】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Q版校園】

【漫畫T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