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惡的夢


2010 期(2003 年 3 月 2 日)

◎ 有夢人生 ◎ 龔立人


  有夢的人生假設了夢的正面性和積極性,以致我們夢想著有發夢的機會,也不放過任何一個不發夢的機會。夢代表著我們嚮往的將來,也代表著那真實但隱藏的我們。夢又是否一定如此?若不如此,這就不可能是夢。所以,惡夢根本上就不存在,也不會存在。有夢就不會同時是惡,有惡就不會是夢。惡夢不屬於夢,反屬於惡。只有帶來盼望和興奮的夢才是夢。事實上,只有夢才可以將惡除去。

  一位有兩個孩子的母親看見自己的孩子升上小學已有一段日子。心裡便想,這應是放下自己工作的時候,回應上主的呼召。雖然這幾年來香港經濟不景,但她沒有為辭去幹了多年的工作感到不值,反而興奮地拾起放下多年的書包進入神學院接受訓練。若說夢使人不理智,倒不如說夢使人不屈服在理智之下吧!原來,夢的邏輯是從將來看今日,而不是從今日看將來。這正是為何過份理智的人不會明白夢,甚至沒有膽量發夢。因為對他來說,夢是不設實際的代名詞。

  然而,有夢始終歸有夢,它不一定代表會有實現的可能。這位母親上學不足一年卻再度懷孕。對她來說,這是一個「惡夢」的開始,不但因為她不可能不停學來照顧將要新生的孩子,更因為她的夢不知道是否有完成的一天。本以為回應上主的呼召是人生最要的選擇,也是尋夢的開始,但還未完全平靜這內心的歡悅時,令人煩惱的消息卻出現了。

  一年後,在校園裡再次碰上這位母親。她復課了,但步伐比昔日快,因為要趕著回家照顧孩子。有夢的人就是那些隨時都可以有夢可做的人,阻礙可能使她稍停下來,但最終,這只會使她有更大的夢。惡夢只會屬於那些沒有夢的人,而不會屬於有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