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馬路天使」


2010 期(2003 年 3 月 2 日)
◎ 文林 ◎ 黃杜少蓉(美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我每天送女兒曉恩上課、下課,總會在學校的拐角處碰上維珍妮亞(Virginia)一位五十多歲的「馬路天使」(crossing guard)。她肩負這個神聖職務已逾十載,不論是晴、是雨或是白雪紛飛,總會在上課前半小時和下課後二十分鐘於街角站崗,就像學校的交通安全隊。當小朋友要橫過馬路時,她先走到馬路中央,舉起紅白色的「停車」指示牌,讓他們安全地過路。以前,香港也有類似的工作,我們稱為「斑馬佬」;相信對於年輕一代,這個名字或許已有點陌生了。

  我差不多每天都與維珍妮亞碰面,因此大家漸漸熟絡起來。她對工作熱誠,對人亦很友善,是我來美後,交上的第一位美國朋友。雖然我們每次見面,往往只能寒暄數分鐘,然而,我卻開始欣賞她,並希望多點認識她。於是我們相約在這天,待學生都上課之後,來到學校附近的餐廳。我邊喝著熱騰騰的可可,邊聽她細訴這些年來的經歷.........

  原來,起初她當上這分工作,是因為當年三個子女都在這間學校唸書,而工作時間沒有影響她照顧家庭,況且收入也不錯;後來,她漸漸從這份工作中找到意義和樂趣。

  維珍妮亞對每一個在她面前經過的孩子都「過目不忘」!十一年來,她已跟好些孩子交了朋友。眼見他們從幼稚園升上小學,然後一個又一個長大成人,她心裡有說不出的安慰。突然,我看見維珍妮亞臉上浮起一絲不經意但卻非常滿足的笑容,他想起維德(Victor).........

  某天,她在街上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駐足一望,眼前竟站著一個足足有六呎三吋高的大男孩,她想起十年前認識維德的時候,他才十歲,眼前的他已穿著一套海軍的大學制服;他不再需要由別人來引路,相反,他正用青春來為國家效力!

  除了維德,維珍妮亞又想起身形嬌小的艾美達(Amanda)。那年冬天,皚皚白雪舖天蓋地,艾美達的母親剛剛誕下初生兒,而父親又因公事繁忙不能接她放學。因此,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站立於茫茫白雪中,寸步難移,焦急欲哭。維珍妮亞看見這個情況,便主動牽著她的小手,領她回家。艾美達的母親看見了,對維珍妮亞的愛心和那份額外付出的心腸,感激不已。

  阿斌(Ben),另一個令維珍妮亞不能忘懷的名字。他在這間小學畢業後,在中學唸書時,連續三年參與暑期短宣訓練。維珍妮亞樂於看見這個男孩事奉神,曾不斷寄信鼓勵他,並以奉獻方式支持他。

  又有一次,她在圖書館遇見一個當義工的少女,當那個女孩子在人前稱她就是自己的「生命守護者」(life guard)時,這位「馬路天使」表現謙遜,覺得對這個稱呼實在受之有愧。

  一位回教徒母親自從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後,因害怕自己的孩子被仇視和攻擊,每天都緊隨三個兒女上、下課,寸步不離。維珍妮亞有見及此,便在這位母親最需要別人關心的時候,伸出援手,主動打破種族與宗教背景上的隔膜,跟她結為朋友。

  談話間,她忽然問我是否記得那個住在我家附近,而又經常由他姨姨送回學校的小三男孩。她留意到他已缺課一週,不知是甚麼原因;她真的有點掛念他,猶如掛念自己的親人一樣。

  維珍妮亞是一個普通不過的家庭主婦,而「馬路天使」,也只不過是一般的兼職。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純粹是個賺取「外快」的好機會;然而,在我眼中,這位中年婦人擁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她不單敬業樂業,更重要的,是她已將自己的生命動力澆灌在這份平凡的工作中,讓所接觸過的小孩子,都能在愛與關懷中成長,而她自己,亦能得到一份非金錢所能回報的收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專題專訪】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影音視像】

【資訊年代】

【開卷有益】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妹頭記事簿】

【余Sir信箱】

【有夢人生】

【交流點】

【生命道場】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Q版校園】

【漫畫T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