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佈道會之易,易在......(上)


1943 期(2001 年 11 月 18 日)
◎ 神學縱橫 ◎ 馬國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今天信徒或領袖不缺傳福音的「知識」,但又欠缺「行動」,紙上談兵多於在戰地實踐。恆常地作個人佈道,就會明白未信者的心理狀態,知道他們需要甚麼,講章的內容便會自然而生。

  一本名叫「祈禱之難,難在?」的書,啟發我要為「如何主講佈道會」寫一篇文章。傳道者想起主講佈道會,便同時想到很多困難,以致弄到茶飯不思、寢食不安、壓力大增,結局就是只肯對信徒講道,佈道會還是找一些「有恩賜」、「專長」的佈道家吧!我想可以積極點思想這重要的課題,其實主講佈道會並非那麼令人恐懼,可以是容易的,只要知道:

(一)常作個人佈道

  今天信徒或領袖不缺傳福音的「知識」,但又欠缺「行動」,紙上談兵多於在戰地實踐。若知道自己技巧不足,就要接受佈道訓練,例如:

  學習佈道技巧:與人打開話題、引入福音、福音內容、呼召決志、難題解答;

  學習不同的佈道形式:如街頭、逐家、問卷、食肆、公園、醫院、監獄、老人院或中心;

  學習向不同群體傳福音,如白領、藍領、長者、主婦、青少年、兒童、特殊群體(妓女、吸毒者、邊青、新移民、囚友、病人、侍應生、收銀員等),務求「向甚麼人作甚麼人,為要多得人」(林前九22)。

  在我事奉的短宣中心及一些神學院分享「佈道學」時,我常有機會與學員一起學習及實踐上述的不同形式。我們先有異象,之後便帶來膽量,膽量帶來行動,行動帶來果效,果效帶來習慣,這個人佈道的習慣,使我很願意接觸未信的親友,慢慢有了主的心腸~「不願一人沈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29下)。

  每天我都帶備不同款式的福音單張,最近還增添了英文及印尼文的,期望在遇到外籍人士、傭工時,也可撒出道種。另外,我跟街市、店舖員工熟絡後,便給他們送贈福音單張、小冊子及漫畫。最近街市裡的一位雞販對我說,日後搬新居時要像我一樣信耶穌,不再擺設那些菩薩偶像。多年的工夫與金錢(平均每週買一隻雞),總算有些成績。

  筆者在美國惠敦神學研究院葛培理佈道中心受訓時,因為語言、文化、背景不同,以致接觸當地人的機會不多。我仍向主立志每星期最少送出三本福音小冊子,於是很多超級市場、加油站、百貨公司的收銀員成了我的對象。感謝神,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在數月間已送出近百本福音小冊子。

(二)信息就地取材

  恆常地作個人佈道,就會明白未信者的心理狀態,知道他們需要甚麼,講章的內容便會自然而生。我寫了大約百多款福音單張,很多的題材與見證就是從接觸未信者而來。筆者最近編寫了數本按不同年齡人士需要的福音性查經課程(名叫福音列車),亦透過組織福音查經小組使用這些課程,明白到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曾有一位查經小組組員說:「我希望基督徒明白我們的困難,不是不想信耶穌,乃是當決定相信前就不期然有很多防衛機制出現,可能是固有的文化與思想習慣,或是邪靈的騷擾?」我很高興能知道這位朋友的掙扎,我預備講章時便能適切所需。

  聆聽及評論別人的佈道信息,然後禱告、反省、改進、試講,會成為自己的講章及財富。內子是最佳的講章評論者,她會坦白地、毫無保留的給我意見。同時,閱讀福音單張、小冊子、講章集、得救見證也是不可少的,有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也會偷」,同樣,「熟讀單張(小冊子)一百款,不會寫也會講」。我所認識的朋友,他們講佈道會時不少是參考,甚至是借用別人的講章,結果也能領人信主。筆者初學講佈道會時,也是如此「天下文章一大抄」,版權主有,歡迎翻講(不知有否侵犯版權法?)當然我們也要相信這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一16),我們是一個神使用的器皿而已,但器皿也要盛載適切的信息,才能使人得救。

  有時我們不是沒料子,相反是資料太多,不懂得如何篩選。先定主題,後定大綱,再定「餡料」,從經文、生活層面、時事等作引導,加上禱告,就必有果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