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Go West


1919 期(2001 年 6 月 3 日)
◎ 交流點 ◎ 江大惠(中大崇基神學組講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美國衛理公會目前是美國基督教第二大宗派,一八五零年後的一大段日子曾經是美國基督教人數最多的宗派。比對清教徒、聖公會及長老會,衛斯理宗派較遲才踏足新大陸,為甚麼衛斯理宗派能在不到一百年在美國有這麼大的發展?

  關鍵就在衛斯理宗派趕上十九世紀上半期美國的西部大開發。當時美國為了鼓勵西部開發,開放西部土地任由國民圈劃,個人步行或騎馬到達的土地就屬於他。這固然是慷印弟安人之慨,但的確吸引了無數一無所有的冒險者向西推進,一八四九年三藩市發現黃金,更加增強向西走的吸引力。這批拓荒者要承受宿風餐雨、朝不保夕的風險,大自然、印第安人和彼此爭地爭水的威脅。蠻荒邊疆無法無天,槍就是法律。如非迫不得已,已在美國東岸建立家園有恆產的人是不會願意去邊疆冒生命的危險。聖公會、公理宗及長老會已在東岸耕耘有成,教會漸趨規模,向西蠻荒推進的動力自然較弱。

  大量無產的拓荒者向西部進發,強調制度法規的教會如何跟得上。衛斯理宗當時並沒有建制的包袱,約翰衛斯理本人就是將教會帶進人羣而非將人帶入教會的先驅,平信徒宣教者(義務教士)、巡迴牧師是衛斯理宗的強項。教會跟隨人走,依賴平信徒,教士與會眾來自同一階層,衛斯理宗與拓荒者同步向西部進發,因時地而制宜,靈活「執生」正吻合西部開發的需要。

  我不是以為美國西部開發的因素,全部適用在二百年後中國的西部大開發,但肯定有參考的價值。香港大部分教會已在大都會立足,建立一定的體制,並不適合邊疆的拓荒者。要做到適切西部大開發的條件,照搬香港模式肯定行不通。我相信(一)將教會帶入人群、教會跟人走,(二)在拓荒者本身發掘人才,信徒自己牧養自己,(三)教制靈活因時制宜會是成功的三大因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