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偉廉院牧日前主講由聯會傳道部舉辦之「病魔別狂傲」事奉交流會時指出,探病關顧必須從病人的感受著手,細心聆聽病者的感受。
香港華人基督教會傳道部婦女組主辦「病魔別狂傲」事奉交流會,經於二月五日假聖公會聖十架堂舉行,八十多位女教牧傳道及聯會女董事聚首一堂,分享探病心得。
傳道部長張福民牧師認為婦女組是次交流會的主題,充分表達到耶穌基督愛人的心懷,在座的婦女同工為事奉關顧的工作完全擺上;為了幫助病中弟兄姊妹;與及安慰病者家人去裝備自己,實在精神可嘉。
交流會主席劉惠蓮牧師介紹當晚專題講員林偉廉先生,林先生現職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富有探訪病患者的經驗。
林偉廉院牧首先把主題的核心清晰揭示:人們對疾病的苦痛尚能忍耐,惟對病痛所帶來的心靈受傷,才令人難以承當。所以進行探訪時,最重要由關顧病人心靈傷痛入手。
關顧病人必須有愛心。如何用愛心去關顧病人呢?林院牧舉出兩個重點:就是溝通和聆聽。溝通的目的是與病人建立友誼;彼此了解和互相分享。溝通並不是將個人想當然的道理強加於別人身上,尤其探訪病者時,最重要是聽到對方的感受。

林偉廉認為有效的溝通在於細心的聆聽。聆聽有七種方式,包括:
- 用眼觀察;
- 感受對方的需要;
- 用思考去聽;
- 用直覺感應;
- 細察說話聲線的本意;
- 留意身體語言所表達的情緒;
- 用耳細心聽。
最後,林院牧要大家清楚的一點是探訪病者,是關顧人的心靈而不是強要人改教,其實你的出現、你的關心,已經是福音的臨在與體現,已經是代表教會達到社會關懷的實踐。
專題講座後,八十位與會者分成九組,深入分享探病事奉中的心得,然後將所遇到的難題交林偉廉先生即時解答。參加者均認為是次交流會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