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前進,沒有退縮~教會辦學的反思」


1855 期(2000 年 3 月 12 日)
◎ 文林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的教育制度已到了非徹底改革不可的地步,這差不多是社會已經有的共識;但朝向哪個方向改,如何改,從哪裏開始改,卻仍是眾說紛紜,看來仍需要認認真真的探討。一下子提幾個口號、幾個方案,夠動聽了,恐怕是瞎子摸象,不能正視問題的核心。

  

教會團體「壟斷」辦學

  就以教署於二月底公布的《校本管理諮詢文件》,原意是建立學校自我評核的機制,加強校董會的職能和權力包括制定校內政策、規劃與預算、人力資源管理和員工培訓、監察與督導等。用平常心的角度,就誠然是好事,對提升學校的管理素質有積極的作用。但在帶出這份諮詢文件的同時,由於面對辦學團體的良莠不齊,教署又提出要削弱辦學團體職權,甚至擬修例撤回表現不佳辦學團體的辦學權,輿論的焦點立刻起了轉向,改為關注辦學團體數目、性質和它們營辦學校的數字,甚至質疑它們的貢獻和成果。

  在二月廿一日的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部分議員質詢香港一千八百所中、小學及幼稚園中,逾半辦學權由二十六個辦學團體擁有。個別議員甚至用「壟斷」的字眼來批評這個現象,又建議政府將辦學權開放,令學校不至集中由若干個辦學團體經營。

  

公器私用的指控

  眾所周知,香港教會(包括天主教及基督教)是香港主要的辦學團體之一,教會學校佔全港學校接近三分之一,這有其歷史原因,也有其現實意義。但近期談到教育問題、教育改革,竟有矛頭指向教會學校,甚至用煽情的字眼來抹黑教會辦學,我們實不能掉以輕心。

  前些日子聽電台一個時事節目,同樣又有討論宗教團體辦學的問題,出席者皆為有頭有臉的教育界人士,但提出的許多論點卻是意氣用事,混淆事實與真相,抽空了歷史空談概念,可謂誤導輿論;若這些意見成為主流,勢將對教會辦學構成極大損害,我們不得不三思明辨。

  其中一把聲音是這樣的,教育是社會公器,教會或宗教團體只是拿出區區幾百萬元開辦費,竟把公器私用,用人惟親(例如只聘請信徒任教職員),藉辦學宣傳教義,結果是把由公帑支持的學校視為宗教團體的禁地。他們進而呼籲,學校要還政於民(借用張文光先生意見,學校應走向「分散經驗」);校政要開放,要有透明度,要社會人士來共同參與。

  夠漂亮的得體的言論罷。「還政於民」、「開放」、「透明度」,若再加上「民主」、「人權」、「民間監管」的現代圖騰,恐怕沒幾個人夠膽提出異議。同一時間,教育局亦已逐步推出種種校政管理新措施,包括宗教團體新辦的學校要獨立註冊為有限公司,跟教署簽合約,有年期規定;校董會要讓出名額給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及校友代表;校舍的運用要進一步受約束,不能作宗教用途等等。我看這個趨勢將愈來愈明顯,教育要「世俗化」、「社區化」、「公眾化」;在所謂民主人權的大前提下,這條路只會一直的開闊下去。

  

新的時代新的定位

  上述言論、聲音、新措施是否一無是處,甚至全部都是惡者設置的陷阱,目的是要打擊教會辦學?我想我們應該從一個較闊的目光去看。

  使徒保羅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勸勉他們「但要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作。」(帖前五21)教會在香港辦學已有百多年的歷史,事實上隨着社會的改變,社會人士對教育的看法、訴求也在轉變之中,我們需要謙遜的「凡事察驗」,若有善美的意見,我們必須勉力予以配合。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廿一世紀的香港社會正朝向一個多元化、資訊化、現代化的方向走。教育是社會的公器,這說法是正確的。因此,學校教育必須反映社會對不同價值的尊重和接納;對不同的宗教信仰,我們要尊重,要包容。我們要鼓勵學生用理智的態度、開放的胸襟去接觸社會上不同的價值觀,慎思博學而明辨是非。

  第二,在學校管理及教學質素上,我們要不斷的自我鞭策、自我提升,用人惟才,這是合理的要求。管理架構要不斷自我完善,提高透明度,這也是需要的。我們不能等待社會的壓力來了才急謀對策;相反,我們要建立現代化的管理機制和機構文化。

  第三,我們要有不亢不卑的態度去堅持辦學的理想。教會在香港辦學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早於政府資助或撥款,教會早已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而事實上,教會學校亦贏得社會人士和廣大家長的認同,被公認為質素的保證。即使最近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大力抨擊宗教團體「壟斷」辦學的張文光和劉慧卿,他們也是在教會中學畢業的,由此可見教會辦學的確可以培育出不同的人才。

  第四,我們要對宗教教育有一個新的定位。傳統的宗教教育,對大部分教會學校來說,其實等於基督教教育。但在這個近世紀新時代,宗教教育應該從廣義來看,提升到整個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的層次。特別是面對家庭瓦解,道德水平日降的情況,啟發學生的性靈,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嚮往,提供明辨是非的價值教育,實在急不容緩。我十分相信社會人士對教會學校是有期望、有信心的。教會辦學若能好好回應這個訴求,作鹽作光,提供優質的人文價值教育,必然贏得社會的支持。

  

從歷史看教會辦學的貢獻

  若我們回顧歷史,教會辦學對西方教育發展歷史以至中國教育現代化都起了十分正面的作用。就以我們中國為例,早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教會學校已在中國土地上出現;至於教會學校蓬勃發展,則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的事了。

  教會在中國辦學,目的除了傳揚基督教義,同時也注重傳授新知識和新技能作為中國現代化的養分。教會學校首先把歐美先進的教育方式輸入中國,其新的課程設置、高效率的管理體系、對科學科技的重視,可說是中國教育的新生事物。教會學校所悉心設計的中西合壁式的校園建築,所苦心營造出的溫馨和諧的校園氣氛和師生融洽關係,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國內「廣東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一本書《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詳盡而客觀地介紹了教會學校對中國的意義,看來我們的議員和教育界人士也需要拿來讀讀。

  

還有退避的藉口嗎?

  回到教會學校在香港的問題上,我們一方面有很多需要精益求精的地方,有很多必須改革的地方,但最重要而又是原本我們所具備的,就是教育的熱忱、愛心和對人性的肯定,對人文素質的尊重。教育若不是出於愛,就只是技匠的灌輸;教育若不能喚起靈性,就只是得其軀殼;教育若不能復蘇社會的道德醒覺,就只是勞工市場的供應站。許多人說教育是社會公器,這是對的,但它不僅是一個公器,更加是愛的公器、精神文明的公器、良知的公器、人文品質的公器;在這個意義來說,教會辦學更是義不容辭,我們還有逃遁歸隱的籍口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