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主日
教會院牧~未來院牧事工之發展


1887 期(2000 年 10 月 22 日)
◎ 教會之聲 ◎ 黎寶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眾教會在醫療方面的服事,多年來都因牧者或信徒在醫院中實行床邊關懷和設立院牧事奉而得以推行。院牧服務在過去廿多年間在個別教會團體的醫務部及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的倡導下,有了長足的發展;「院牧事工」不單只在本港,甚至遠在海外,有港人生活的地方,亦在透過院牧服務來安慰、關懷居住在本港有病的親人。

  在今天「全人醫治」的醫療世紀中,對病人身心靈領域的探討是與日俱增的。不同的專業醫療人員由不同的角度去尋找更有效的醫護病人的方法,而靈性照顧者對自己專業範圍內的研究也是不遺餘力。許多講座和課程不斷湧現,人才輩出,新書也不斷發行,因為我們相信靈性是人類生命的核心,它統領著人的生命方向和決策。靈性支配人的思想、情緒甚至生理的變化,是今日實行「全人醫治」時不可忽視的照顧。

  在過去十多年中,院牧服務更深入至本港公立的醫療系統之中,卅八間公立醫院已有了院牧服務,亦有效地使醫療人員對服務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合作,使院牧服務進入一個更成熟的景況中。

  在這個階段中,教會可以探討更進一步發展院牧事工的可能性。筆者認為,今日許多奇難絕症肆虐的世代,個別教會在自己的牧養系統中設立專業性的院牧事奉,是一個可行的辨法。教會在自己的牧養隊伍裡,設立一個專職醫療牧養的職位,使一、兩位同工專職接受「臨床牧養關懷教育課程」,在醫院或居所關懷會友中生病的人和親屬,使病者得著靈性的照顧,以信仰來度過困苦的生病過程。

  病人無論是信徒或非信徒,在所經歷的痛苦折磨不是普通程度的困苦,而是在他的人生中史無前例的憂傷。一切身外之物都可以由別人代勞或分擔,但是病苦中的孤單、隔離、沮喪、恐懼、不甘,卻是自己獨嚐滋味。在這個情形下的靈性供應已不只倚靠言語和文字的溝通來達致的;因為在強烈的生理和心靈困苦中,言語的保證變得軟弱和無力,惟有在友誼和情感上的交流,真誠的愛和同理心的關懷下,才有可能溝通。一個充滿溫情的問候、觸摸、眼神的交流、代禱;會使病人得到支持和鼓勵。禱告、陪伴、祝福、安慰、鼓勵;要使病人明白他真實的情況,在他脆弱的心靈危機時給予支持,使他鼓起求生與維持尊嚴的勇氣,去面對身體軟弱所帶來的種種困擾。

  這位同工需要對病者有著加倍耐心和愛心的恩賜,願意長時間留在醫院或床邊,作關懷和開導有病的人。他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合宜的聖經及神學造詣,並對「生死學」(Thanatology)有所理解,便可以駕輕就熟,使病者和瀕死信徒得著合宜的靈性的照顧,使教會中其他牧職同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從事其他服事,免除教會出現「牧養不足」的現象。

  這項事奉除了有以上的好處外,對於事奉者亦有莫大俾益,尤其是初由神學院畢業出來事奉的年資較淺同工,如果可以在事奉起初的十年中,在醫院這個充滿生老病死事實和情緒的環境裡經歷,對生命的本質肯定有更深入和衝擊性的理解。我們不要忘記了主耶穌在初出來傳天國的福音時,亦是在患病、苦惱和貧窮的人中間行走的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