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篇:留給親愛的說話


1887 期(2000 年 10 月 22 日)

◎ 親密家庭 ◎ 鄭譚佩雲


  近日有衝動想把在心內蠢動多時的奇念付諸行動。

  其實不是甚麼新奇怪異的念頭,只是想把自己對津兒要說的、要談的東西記錄下來,自製成書留給津兒。

  引發這個奇想並非因感自己「年事日高」,亦非因自己健康有問題。只是有一天閒聊望天時忽發的奇想。

  那天並沒有甚麼特別,一如往常般在津兒學校鄰近的商場遊逛。這個商場因重整及改建,所以大部分商舖都是十室九空的,仍營業的則「狂減清貨離場」,那份落寞、孤單的感覺使自己突然間想到,假若有一天我要「清貨離場」,尚餘五分鐘時間,我會做些甚麼?

  剎那間我在數算有甚麼我沒有做、我沒有試;當中有多少是讓我感到難過和遺憾的,而其中一項就是上述的奇念。

  鼓勵自己要把想說想談的東西記下來的,就是我的父母親。家母雖稱為家庭主婦,但終日不在家,不是在中心、婦女會,就是與友竹戰。老父仍留戀工作,看更是他唯一可找到的。中秋節回娘家吃飯,眼見倆老在廚房忙得團團轉,起孩提時的記憶,但感覺卻非常陌生。這兩個我最親密的人,但我對他們的認識,印象就只有這二十多年前的舊記憶,我們的距離竟是愈來愈遠。

  這個不太愉快的經驗,催迫自己要思想怎樣和津兒相處、溝通,彼此才了解?我不想待我老來時才找津兒談心,因為我們都恐懼聽老人談舊事,而且太被動,不夠進取。我想起津兒常問:「媽媽,你寫甚麼?」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自豪的向她說:「我在寫留給你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