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解讀嬰兒心


1887 期(2000 年 10 月 22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日本明治大學的荒川薰教授......研製出一種裝置,可將嬰兒的哭聲頻率『翻譯』為『成人語言』,讓新手爸爸媽媽很快『讀』出小嬰兒的心聲,而不是在旁舉手投降。」(《明報》12.10.2000)

  傳道書說:「哭有時,笑有時」,但許多時候嬰兒的哭喊聲卻叫父母哭笑不得,皆因父母(特別是初為父母者)不明白嬰兒哭的原因。猶記得我初為人父的時候,就擺過不少烏龍,一聽見家中的小寶寶哭,就餧奶給他吃,後來才知道嬰兒濕了尿片會哭、想人抱也會哭......。

  日本人真的有「叮噹精神」,甚麼難題都可以從「法寶袋」中取出法寶來解決。明治大學的荒川薰教授,大概自己遇到初為人父的困擾,半夜三更被嬰孩的哭聲驚醒,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索性研製出「哭聲翻譯機」,從嬰兒哭聲頻率的高低推算他們哭的原因。

  荒川教授指出嬰兒哭的性質有三:(一)肚子餓;(二)吃飽想入睡;(三)因為打針而感到痛。肚子餓的時候,哭聲的頻率最高,達一萬五千赫;想睡的時候,只有六千赫左右;感到疼痛時,哭聲頻率也有不同。據云荒川教授正着手分析更多的嬰兒哭聲,例如尿布濕了所發出的哭聲。他的研究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身為父母,將來有了這部裝置,可謂幫助不少。房中的寶寶哭了,立即把這部裝置拿出來,看看它的指針度數,就對症下藥懂得應變之道。但傳統那種把嬰兒抱在懷中,摸摸他的尿布有沒有弄濕,噓寒問暖的那份細膩關懷,卻似乎又給犧性了。

  如果給我選擇,我還是信任自己的感覺,雖然有時會撞板,甚至擺烏龍,但還是值得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