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跌倒那裡站


1887 期(2000 年 10 月 22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兒子兩歲左右,一天遊戲時摔倒了,他第一時間爬起來,環顧四周,正想尋求撒嬌對象。照顧他的婆婆看見了,便拍掌讚他說:「好野!」婆婆的原意是對小子加以鼓勵和稱讚,誰知小子不識好歹,還以為是嘲弄和揶揄,於是跺著腳,委屈地嚷:「唔好野,唔好野!」

  小孩子學走路,第一件要學的就是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拍拍身上塵土,繼續往前走,這樣才能真正學懂走路,否則,跌倒了只會賴在地上,要人家來扶持,如果還不肯起來,誰也幫不上忙。

  那裡跌倒那裡站起,是小孩子學走路必經階段,也是活得好的必須條件,因為生活裡實在太多機會跌倒。譬如挫折、疾病、困苦......

  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在跌倒之後,咬咬牙重新站起來。像銀幕上扮演超人的基斯杜化李,因墮馬意外變成癱瘓,他不怨天、不尤人,積極面對困境,更揚言要在三年內重新站起來,這份不言敗的拼勁讓他變成名副其實的「超人」。

  又好像內地矯形醫生張栩,在公幹時發生意外變成癱瘓,他利用語音識別軟件,運用電腦進行醫學翻譯;又透過互聯網病人醫學意見,頑強的鬥志突破殘疾的限制,使他成為一個「自由人」。

  別以為上述兩人是因為教育水平高,所以生存意志比常人頑強。心理學家馬古阿博士在論文中指出,知識高經濟差反而令人更易輕生;相反,經歷戰火如波斯尼亞的兒童,心理上卻更加強壯,有更強烈的求生意志。

  可見逆境其實是最好的鍛鍊,跌倒是學習走路最好的訓練,因為千百年前,約伯便曾說:「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那裡跌倒那裡站,是煉成精金的唯一途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