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我們所信的是一位豐盛的上帝


1882 期(2000 年 9 月 17 日)
◎ 交流點 ◎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主任牧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再翻看第一八七九期「交流點」兩篇文章。驟眼看來,兩位作者對於某類型的佈道會的看法不同,但這正是「交流點」的作用。正如禾月所說,在信仰一致、教義不叛的基礎下,教會可以有不同的發展空間,有新的嘗試,各適其式。但是互相交流,欣賞和給與意見提醒,也有其需要。

  該期「交流點」兩篇文章,正好反映出現今教會某些事工的兩種模式。一個著重情,能觸摸人的心靈;另一個看重理,要挑戰受眾的心思。例如在一八八零刊登了聯會所舉辦的「聖樂與牧養」研討會,有講者指出香港教會流行的敬拜讚美崇拜,偏重參與者的感情表達,忽略了理性的一面。他認為這崇拜型式會導致信徒心態更內向,難把信仰與生活、教會與社會、古典與現代人融合。講者認為崇拜要把人生命質素提升,崇拜要延伸到社會,更當著重宣道,讓人在聆聽講道時,重索生命的意義。

  筆者所服事的教會是一個較傳統的教會,崇拜以傳統禮儀和有程序的方式進行。但是青少年人對於這種崇拜較抗拒,不大願意參與這種型式的崇拜。現代人和青少年人實在較重感性(feeling),為這需要,我們加了一堂敬拜讚美的崇拜,吸引了不少青少年人參加。筆者贊成增設這堂崇拜,並非單因為要回應青少年的需要,而是讓我們看見,我們所敬拜的上帝實在是一位豐盛的上帝。我們不能用某種敬拜方式可以完全表達上帝的豐盛。此外,我們更盼望參與不同崇拜的人可以彼此欣賞和學習,進而尋求崇拜的更新。耶穌指出誡命中首要看重的,就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我們信仰有情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

  教會事工,有人看重服務社會,教會設有社區服務及學校,服務人群;有人看重人靈魂的得救,教會常舉辦佈道聚會,福音性講座等。過去曾出現有互相批評的情況,但現在大家都能看到這實在是上帝差派教會在世界的使命。

  教會的合一,不一定是結合力量或是統一,而是在分歧中合而為一,在合而為一中,接納彼此的不同(unity in diversity, diversity in unity)。因為我們所信仰的上帝是如此,祂的豐盛並不是某宗派、某形式、某事工可以完全包容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