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篇
養兒,讓我更認識自己


1882 期(2000 年 9 月 17 日)
◎ 親密家庭 ◎ 鄭譚佩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女兒津兒生平第一個學年終於結束。伴隨她回家的,除了一冊暑期作業之外,更有兩個獎項。一個是實際上嘉許家長的清潔獎,另一個是所有同學都有分的進步獎。看見津兒喜孜孜地拿着這兩個獎,我心裡刻薄的說:「有甚麼值得高興?反正人人有分!」然而,心裡立時的響起警號:STOP!

  我相信自己要停止的,不僅是一般父母心裡的望子女成龍成鳳的想法,更要緊的是要停止拿津兒和自己比較,甚至是希望把津兒塑造另一個自己的企圖。

  這一件心裡的思想事件,雖然津兒和外子也不曾知道,而且在表達上,我似乎也頗能自制,與津兒共享她的努力和成果,但實際上這件事除了提醒自己在親子關係中欣賞和肯定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我能反省和認識自己。

  當津兒回來時心中所泛起的,是我耳熟能詳的聲音,正是我爸媽過去對我所拿的一切學業成就的評價:有甚麼值得高興、有甚麼了不起、有甚麼......。每次拿了成績,心想既然老師和同學都喜歡恭賀,勉勵自己繼續努力,那麼爸媽必定的感到快慰,甚至以自己引以為豪。但事實是一次比一次的沮喪。全班第一、全級第一、全校優異生、模範生、獎學金得主......,當一個獎項比一個獎項更出色、出眾時,我所受到冷漠和沮喪卻是雙倍。我發覺我的父母沒有欣慰,沒有微笑,甚至是冷淡。

  然而,當我處理津兒這件小事時,我才驚覺內心的憤恨和不滿是如此的多和深,而且承習自父母和家庭的傳統文化,又是那麼不自覺和毫無聲色。然而,我當感謝上帝,亦感謝我的父母,因為是祂及他們讓我立時的亮起警號,停止這種殘忍的思想和行動,並讓我更深認識和了解自己,使自己有更大更廣須待努力的地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