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貝瑟爾宣布他將不再穿衣服,直至當局將裸體「合法化」為止。這位失業大學生是民間團體「回復自我組織」的創辦人,已有十五次在公眾場所裸體被捕的紀錄。
回復自我是否必須裸體,固然有待商榷,更重要的是貝瑟爾先生沒有尊重其他人。你喜歡裸體,請關上門,在個人天地內裸個夠好了,何必「合法化」去強迫人家認同?
這個喜歡保持赤條條的貝瑟爾先生,說不定是位哲學家。他的行徑,令我想起亞歷山大。亞歷山大臨死,吩咐人在他棺木兩旁鑽洞,讓他伸出雙手。他要提醒人們:人赤條條來,赤條去,甚麼也帶不走。
真的,豪宅香車,權位虛名,都是帶不走的過眼雲煙。只是,我們可以瀟灑看帶不走的世上物質,卻不能對帶不走的「情」了無牽掛。
早兩天,兒子從網上讀到故事一則。話說一個女孩子,父母離異,母親遠走他方。女孩子從未見過母親,只在重要時刻,收到遠居外國的母親來鴻,內容或訓勉或鼓勵或談心,一共收到七十二封。第七十二封信告訴她,媽媽其實早已逝世,書信都在臨死前寫下,請父親代轉交女兒。
兒子下結論,這一定是虛構故事,現實人生不可能發生。因為媽媽無法預測女兒在人生路上遭遇何種困難,安能預寫合符女兒需要的書信。兒子只從理性角度分析,卻不明白天下間多的是痴心父母。如果孩子尚在襁褓,自己就要離世,那會是多麼不捨。要寫下殷殷叮嚀,去幫助孩子克服成長路上的困難,絕對有可能。
紅樓夢的「好了歌」,指出俗世凡人雖忘不了功名富貴,到最後亦不過一堆荒塚。正如智者所言,人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只是,在來去中間,人世的千般情萬般愛始終惹人牽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