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上)
中秋節俗之神聖轉化


1830 期(1999 年 9 月 19 日)
◎ 文林 ◎ 吳宗文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傳統華人節俗中,中秋節是一個既富詩情畫意、又是人情味濃厚的節日。由於農曆八月十五日屬於三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俗稱「八月半」。中秋節之始源,文獻考究不出來。但由於月亮是夜間最明亮之星體,而加上「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故,八月半中時,人便逐漸形成觀月、賞月、望月、拜月、泛月、待月及祭月等有關活動,久而久之,便固定成為一個節俗。是故中秋節又稱為「月節」;從「月圓」而聯想到「人圓」,故又稱「團圓節」或「人節」。節期前兩天叫做「迎節」(俗稱迎月),後兩天叫做「餘節」(俗稱追月),中間十五才叫「正節」(俗稱賞月)。

  節俗緣起

  構成這節日之緣起大致有三個基本因素。

  第一是與「自然節令」有關。在天文學上來說,當太陽經過黃道上二十四節氣中之「秋分」點,此時,最接近的一個滿月日便是中秋節。這時候的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恰好平分,月亮在接近黃昏時便開始冒現,加上秋高氣爽,晚上能見度高,這時節的月亮,比起其他時節的,更顯皎潔圓亮,正所謂「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

  第二是與「農穫秋報」有關。農曆八月以後,農作物開始收成,於是在月圓之夜預備美酒佳餚及各種糧食瓜果,一方面答謝土地神,賜予豐收;另一方面,全家藉此團聚歡娛,並慶賀農穫收成。

  第三是與「祭月活動」有關。《禮記》載:「秋夕月圪夕月以夕。」《周禮》述:「中秋夜迎寒。」無論是「夕月」或「迎寒」其實都是祭典。這是「中秋節」的最早記載。

  歷史演變

  其後有《博物志》及《諸山譜》記載武夷山神會村人於八月十五日。據《晉書》數則記載,秋夜乘月談詠諷誦,已成文人雅士之風,後更有「中秋夕」一詞出現。至《隋書‧新羅國風俗志》,又有「八月十五」一詞出現。

  「中秋」兩字始見於唐代中葉。唐代詩人以「中秋」為題詠月之詩,多不可數。特別是唐人小說中載唐明皇遊月宮之故事,更顯示出中秋節俗有關之月亮神話,已累積和發展得十分豐富。

  中秋節到了宋代已經相當制度化了。《東京夢華錄》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又《夢梁錄》:「此夜月色倍明於當時,又謂之『月夕』也。圪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翫月遊人,婆娑於市,至宵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中秋節更普遍地被民間所認同,是在元蒙以後。這是由於當時有人利用月餅傳遞起義信息,所以吃月餅時,有「八月十五殺韃子」字條之傳說。明代中秋節飲宴玩樂之風氣更是普及全國,其盛況可於《陶庵夢憶》之記載中看到端倪:「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游冶惡少、請客、幫閑、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皆舖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舖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摻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

  文化成素

  中秋節最吸引人的,是環繞著月亮一直加添上去的神話。神話中的主角嫦娥或恆娥,與其夫后羿本是天上的神,但因十個太陽肆虐,才被東方天帝帝俊派下凡間。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及除去七樁大害後,便開始拔扈自滿、鹵莽暴躁,甚至移情別戀,愛上了河伯的妻子宓妃,這導致夫妻間經常吵鬧不和。嫦娥雖然絮聒不休,仍不能改變和挽回婚姻,於是偷吃了西王母給予丈夫的長生不老仙藥,奔逃到月宮那裏去避靜。「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從此,廣寒宮的淒冷孤清便常伴嫦娥。除此,月亮還有一隻捈藥的玉兔、一個受罰不停砍樹的神仙吳剛和一棵永砍不斷的丹桂樹。月亮上看到的一大塊黑斑,傳說正是這三者的倒影。另一個著名的相關神話,便是「唐明皇遊月宮」的故事,這顯然是隨後再附加上去的傳說了。

  中秋節的食物文化中,月餅是主角。月餅是胡餅、蒸餅等的敷衍,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洛中紀聞》記唐僖宗在中秋節日吃月餅,並命御廚將味美的月餅用紅綾包裹,餽贈新科進士。而「月餅」一詞則遲至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中才見。元明間人陶宗儀在《元氏掖庭記》也有「啖華月之糕」(即月餅)之記載。至明代,在《熙朝樂事》及《西湖遊覽志餘》始清楚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中秋節該日賞月及吃月餅,是取其月圓和團圓之意。但另一傳說「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推翻蒙元運動,則令月餅增添了政治的意味。

  其他飲用或祭祀食物,除了中秋時節應景的瓜果酒餚外,比較特色的有菱角、雪梨和甜瓜。還有帶枝毛豆(因為月宮的玉兔喜歡吃),雞冠花(象徵月亮中的樹)及芋頭(代替殺韃子頭祭月)。

  除了嫦娥,月中的玉兔亦是傳統中秋節日時,在某些地方成為玩賞的對象。商販們構思出一個名為「兔兒爺」的玩意來吸引兒童消費。他們用黏土和紙槳拌勻作材料,然後倒摸翻塑出來,乾後刷漆描金,再加插上小旗、紙傘、座騎和寶座,並點綴上將軍鎧甲,便成了應節玩意。

  中秋月圓之夜也有「摸秋」求子之習俗。在南京的,可過橋夜遊夫子廟;在貴州的,可偷瓜送給不育的人;在安徽的,可摸黑到別人田園偷瓜。這一切都傳說能帶來肥胖的娃娃。

  中秋節其他習俗和娛遊活動,包括與愛侶泛舟夜遊,望月看潮;或與親朋戚友登高台、上山頂,或坐家中亭園,一邊賞月,一邊交談吃食;或秉燭外遊,與別人比併花燈,猜燈謎,湊湊高興熱鬧。一般而言,市面上張燈結綵,街上遊人如雲,盛況通宵如是,直至翌日清晨。今人的慶祝活動,除了在香港的小孩多了「煲蠟」(即將蠟燭燒成一大塊)這一種新玩意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一樣。

  宗教習俗

  中秋節與宗教有關的習俗大致如下:

  祭祀儀式:由於一年辛勞,頗有收成,為酬謝土地神及祖先之庇祐,便在節日傍晚,以三牲、糕餅及粉麵還神,這承襲了古代「秋報」的答謝儀式。

  迎神賽會:傳說中秋是日,所有神仙都下凡湊熱鬧,加上該日是土地公誕,於是民間便以扮演雜劇及用燈紮成假人,列隊遊行以迎土地神。

  祭月活動:月亮被擬人化及神格化後,便變成稱為「太陰娘娘」、「月姑」或「月宮娘娘」之月神。祭月是在月亮未升起時,先備供桌,陳放時節瓜果、清茶、素油及月餅等;待月亮升起,便燃燒斗香,婦女兒童先拜,男子後拜。最後將木刻板印有月光神禡的「月光紙」焚燒,並把祭品分給家人享用。

  降神儀式:由於中秋夜諸神也出遊賞月,因此凡間也藉此時機,用特別降神儀式和咒語,邀請神靈顯聖附體,以卜災祥。所降之神有籃神、箸神、桌神、月姑、八仙及仙女等。這是一種多人參與的遊戲,用具包括竹籃、矮凳、木桌、水碗、椰殼及女衣等。請神時要唸請神之歌訣,形式有點像玩碟仙般。

  (婦女聽香:中秋夜深時,婦女可在家中神像前點香禱祈,求問欲卜測之事,請示得出門後前行方向,便拈香出門。凡路上所聽到的,都可能是測問事情之答案。欲知聽到聲響所傳達訊息是否屬實,可就地擲杯筊斷疑。若然杯筊不肯定的話,便須繼續前行,直至聽到神靈示可的答案為止。因此,「聽香」有時也作、「聽響」、「聽響卜」或「聽口彩」。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