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偉大的宗教藝術家——米開蘭哲羅


6 期(1964 年 10 月 4 日)
◎ 聖畫與畫家 ◎ 康編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四五七年的一天,意大利有一位卡普萊斯的市長—樂度維哥,以天使米勒的大名來作他的初生孩子的名字,如用意大利語叫他,那就是米開蘭哲羅。原因是他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正好是禮拜日,因此他認為是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肯定這孩子將必有偉大的前途。

  米開蘭哲羅少時寄養在乳母家裏,後來父親送他上學,但他對別的功課不感興趣,祗喜歡繪畫;叫他做算術,一無所成,要他畫畫,成績就特別優異。有一次他把聖安東尼的美麗畫像照樣描繪一幅,該畫完成後,維妙維肖,大得人們的讚賞。到十四歲那年,他父親只好打發他到佛羅稜薩一個著名畫家基蘭達約那裏學習繪畫和彫刻了。

  過了一個時期,他感覺這個地方不能滿足他的要求,於是轉到佛羅稜薩的統治老羅倫索大帝的所辦的美術學校去,他在那裏見識和研究了許多古代希臘羅馬的彫刻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有一天羅倫索大帝看見他用大理石刻好的一個神像,神像的笑口開得大些,微露着齒和舌的部分,大加讚賞後,就對他說:「你應記得,老年人的牙齒是殘缺不全的,口中的幾隻是少不來的。」這兩句話不過對他開玩笑,可是這位彫塑家,毫不猶疑地立刻把那幾顆牙齒鑿了,羅倫索大帝看了非常高興。便把他接到宮裏去了。

  米開蘭哲羅為人,不獨事親以孝,對待手足以至誠,甚至刻苦耐勞,節衣縮食,照顧一家老幼。此時他受了大宣教師沙馮那羅拉的感動,常常去聽他譴責罪惡,苦口婆心地來勸導達官貴人,以及平民等去改邪歸正。後來他把沙馮那羅拉所講的繪成圖畫。後來,沙馮那羅拉為主基督效忠殉道後,他還繼續宣揚他所講的道理。

  一四九六年,他離開佛羅稜隆,轉到羅馬去,在這裏他創作了著名的大理石彫刻「哀悼基督」(見圖)彫着聖母瑪利亞正在哀悼她的為拯救世人,被釘於十字架而死的耶穌基督,她的神態刻劃得異常動人,低頭看着兒子的屍體、沉沒在悲哀的沉思中。死去的耶穌橫躺在聖母的膝上。身體表現得十分精確完美。它本來放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裏,受着千萬人的瞻仰。博得了很高的評價。世界博覽會於今年四月在紐約開幕時,羅馬天主教就把這座雕像「哀悼基督」,放在會中的梵蒂岡館裏面,讓全世界人士來欣賞。

  數年之後,當他重回佛羅稜隆時,他把一塊無人敢嘗試彫刻的巨大的大理石,彫成了聖經中的大衛像,一個英俊的青年男子,昂然屹立的。從此他成了全意大利的藝術家了。不久教皇朱理二世請他到羅馬,要他繪製西斯廷禮拜堂的拱頂壁畫。這是一個巨大而艱難的工作,他必須冒着性命的危險在離地面很高的教堂天花板下作畫,但米開蘭哲羅却以超卓的才華和毅力,絕不用一個助手來帮忙,前後花了四年光陰完成了他的工作。壁畫包括九幅描寫聖經創世紀故事畫面,十二個先知者的畫像和若干裝飾的人體,這些人物都比眞人大兩、三倍,一個個畫得堅強雄偉,具有崇高的德性和智慧。此外,在教堂的正面畫了一幅巨大的壁畫「最後的審判」,這幅壁畫的結構和氣魄更加雄壯,標誌着他繪畫方面的最高成就,也是世果藝術遺產中極其輝煌的傑作,全球藝術品中最成功的一幅。

  在他的一生中,還創作了許多傑出的彫刻,繪畫,如為教皇墓作的「摩西」和佛羅稜薩美節奇小禮拜堂的「畫」,「夜」,「晨」,「暮」等人像畫。他的一切作品都是具有深刻的藝術結構,充滿了宗教氣氛和靈性力量,極能感動人歸向基督,誠然不愧為一位偉大的宗教藝術家。


揭頁版內容刊載於《基督教週報》

1964年第6期第8版

揭頁版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christianweekly.net/1964/19641004/mobile/index.html


【要聞】

【文林】

【特稿】

【以琳手記】

【教會消息】

【教會聖歌史】

【新聞】

【示範室】

【禱文】

【聖畫與畫家】

【聖經常識測驗】

【芥子集】

【論壇】

【趣聞點滴】

【雪居短簡】

【靈修一助】

【靈裏的禱告】

【青年園地】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