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犯罪青年的改變
解決阿飛問題的例子


6 期(1964 年 10 月 4 日)
◎ 青年園地 ◎ 康德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從我服務靑年活動中心的數年經驗中,我學會了一項眞理:「永不可撇棄任何一個青年人,不管他的行為在當時是如何的敗壞到不可救藥」。

  在開辦這個機構之前,我和紐約第廿三區的一位警官談話,談及此區有着都市中最高的犯罪率,舉凡暴行,腐化,打胎,暗娼偷盜,和貧窮,到處可見,這兒正是一個犯罪的污水潭。這一次談話,是我想在這個地區開辦一處青年活動中心,內容要包括正當娛樂手工業訓練和宗教教育,「我並非要在這裏行善。」我說,「我的目的在於能使人聽見耶穌基督的福音,我深信,當人們感覺到祂的愛與眞理時,犯罪率自然會降低」。

  那位警官聽了鼓勵我:「我在幾年之前便已懷着這種信念,為了這件事我也曾禱告了好幾個月,懇求上帝派遣一位像你這麼熱心的人來帶領本區的青年人」

  第一所青年啓發中心是設在一間倉庫房中,等了幾天都沒有人來參加過,於是我設法在當地一所公立學校裏面舉行了一次科學展覽會,特別展出一些電器用品和設備。此後果然有九位青年人到倉庫中來,當他們告訴我誰是當地青年帮派的首領之後,我同他們一起去看他。我認為如果一個做首領的人肯先行轉變,那麼,他那一帮派的許多兄弟們很可能追隨他也改邪歸正。

  他們的首領名叫卡甸諾,為人倔强,驕傲,但極聰慧,是一個典型的嘲笑並輕視宗教和教育的問題青年,他曾這樣譏笑:「教會不過是一羣朽木堆集之地,而耶穌也是可咒詛的人!」可是他具有一種好奇的天性,想多學一些有關電氣設備和装置的學問,對於我們每星期日早上八點共同乘巴士到教堂去參加主日學校的活動,頗感興趣。他也特別注意我們青年中心會員證的事情,因凡要參加的必須持有此證。 

  某日,他請求我發給他一張會員證,「你必須要等待兩個月,」我告訴他,在這段考驗期間給了我瞭解這個孩子的機會,我知道了他經常愛去的地方,以及他的生活習慣,當時卡甸諾因為不能立刻獲得會員證會大發脾氣,並且高聲咆哮着離去,但是過了幾天,他又回來了。兩個月之後,他終於獲得了一張會員證。

  以後,每星期他與我們一同乘車去參加主日學,一年之後他當選主日學班的班長。「我要把我的心奉獻給耶穌,」他對我們大家說。這孩子內心的改變是毫無疑問的,他確實已經戰勝了往日那些惡念和壞行為。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向善的領導者。而就在這時,我發現,一個新的基督徒最容易有的弱點,那便是最易被外來的攻擊所傷害。

  幾天之後,卡甸諾在回家途中遇到了他以前那些老朋友們,這些人,正在設計圖謀阻止他的向善心!

  「這就是那個信耶穌的孩子,」一個嘲弄着說。「你看他這麼神聖,像不像一個牧師呢?哈哈!」另一個說:「我們正要去搶刧一家商店,你敢去幹嗎?」

  這一個嘲笑,那一個輕蔑,眞使卡甸血沸騰,他以咆哮和爭駡回復他們但那羣人大笑着說「同我們一塊兒去否則;就離我們遠遠的」最後這樣,這個十七歲的青年在多人威迫下屈服了,於是又參加了他們的罪惡勾當。

  又過了幾天,我偶然到少年法庭去,那四個男孩子:斯倍光、傑波、朔培和卡甸諾,站在法官面前聽候判罪,他們把一家商店的天花板破壞了,跳下去盜取貨物,不意誤觸警鈴,等他們帶了價值二千四百餘元的貨品走出商店時,早已有兩位持槍的警察在門外守候着。

  傑波、朔培二天承認他們做主謀,於是被判入獄。卡甸、斯倍克各判三年緩刑,並當庭獲得釋放。法官派我監視他們的行為,這時,一切都須從新開始,而最要緊的是不能灰心喪志。

  我們三人坐在辦公室中,我把自已當年的生活情形以及犯罪事實告訴他們:「我從未曾有能力來改變自己的惡行」。我說「沒有一個人能夠單獨做到,但是凡我不能做的,耶穌基督已經代我們做到了。今後,如果你們想有任何成就,則必須把這種思想謹記在心裏『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新約聖經腓立比書四章十三節)

  「當法官說:你犯了罪,那是對的,你們要服刑,但你們極可能就在罪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當主告訴我們說我們有罪時,我們也要受審受罰,但那沒有死亡之路,因為他會赦免我們,并且給我們一個機會來痛改我們的惡行。當然這也并非易事,你們會受到別人的嘲笑,正如卡甸諾以前所受過的一樣,但你們有基督的應許祂會與你們同在,祂不會撇棄你們,但是你們要甘心情願的奉祂為元首,否則,事情也是徒然。」

  下一個主日卡甸諾出席他的主日學班,他靜默反省。課程完畢後,他自動要祈禱,我永遠忘不了他那日的禱文:「上帝,祈求祢赦免我羞辱了祢的聖名,我不知自己何故如此愚昧無知。我知道在我生命中十分需要啊,求祢赦免斯倍克,他在這裏,但尚不知怎樣禱告,也求聊看顧困在監獄裏服刑的傑波與朔培,帮助我們學習如何向善,如何榮耀祢的名......」

  我們很容易的給斯倍克找到了一個工作,因為他是初犯卡甸諾因有過案底而沒有人願意僱用,一直到兩年後才替他找到工作。我有一位朋友託我介紹一個男孩子去工作,事前我把卡甸諾的一切照實告訴他,並說明我對他有著極大的信心。我的朋友說:「讓我們試試看!」現在這孩子在銀行中工作已經兩年,管理有價證券,公債和現金。在一個十三人的部門中已升到第二位。他每週由薪津中提出五元償付他們所窃商店的損失,至今已經還清,並在夜校中讀完中學課程。最近,他那一部門的主管來信說:「我們眞歡迎你多介紹一些像卡甸諾這樣改過自新的少年。不論多少,我們無不甘願接納。」

  當我讀這些話時,我跪下來感謝上帝的恩典,卡甸諾的生活證實了上帝仍就在操縱,并且改變罪人的生命。(德康)

  摘譯自「Guide Post Feb. 1964]


揭頁版內容刊載於《基督教週報》

1964年第6期第6版

揭頁版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christianweekly.net/1964/19641004/mobile/index.html


【要聞】

【文林】

【特稿】

【以琳手記】

【教會消息】

【教會聖歌史】

【新聞】

【示範室】

【禱文】

【聖畫與畫家】

【聖經常識測驗】

【芥子集】

【論壇】

【趣聞點滴】

【雪居短簡】

【靈修一助】

【靈裏的禱告】

【青年園地】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