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帶走了我們的青少年


3076 期(2023 年 8 月 6 日)
◎ 教會之聲 ◎ 鄺郭月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青少年主日

  今天很多教會在慨嘆:年輕人去了哪裏?香港教會這幾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無論面對各種動盪:社運連連、疫情肆虐、經濟滑落、移民潮湧;或教會面對新挑戰:會眾流失、人手短缺、網上聚會、新創堂會等,但上帝仍深愛我們!

  教會欠缺青少年,有不同的原因,都與個人因素、社會原因和教會的適切性有關。有一種情況是根本沒有把青少年帶到教會,只是一班「青少年」自我陶醉地漸漸老去,成為一班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即使有兒童或青少年來到,卻沒有適當地栽培及專人牧養,以致他們一個個或一羣羣地出走了。

  不少青少年在年幼時跟父母到教會,但一到中學,父母一「放手」,孩子也就不再到教會了。升中、升大、工作,就成了青少年離開教會的關卡。常聞家長抱怨:青少年進入「反叛期」,難以理解,更遑論溝通、教導。這是一廂說辭而已。

  青少年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需要榜樣—愛主愛人、真誠事主、高尚品格及價值觀。我們常寄望青少年成為接棒人,先要問問我們有甚麼部署?教會要做好青少年工作,首先要做好兒童事工。孩子是最單純最受教的,若能把握好機遇,正如耶穌教訓要讓小孩子到祂跟前來,不要禁止他們。教養孩童,到老也不偏離。這樣才能建構他們自己的生命和信仰。

  青少年是人生必經階段,這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尋找心中的英雄或理想,作為自己一生委身的對象或事業。其中非常關鍵的人物,當然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夠成為他們的朋友、陪伴者、同行者,有良好溝通,樹立榜樣,又能聆聽,鼓勵向前,他們就有福了。他們需要成年人給他們機會,對他們信任肯定,協助他們選擇,引導他們努力尋夢追夢,不懼挑戰。

  今天的世代確實比過去複雜,青少年對身邊的人、事、物感到失望,也看不到將來;他們追尋更美、更好的理想而選擇離開,那是可以理解的。若教會能成為他們的最後防線,成為他們生命的把關人,以生命影響生命,牧者、導師、屬靈夥伴等就責無旁貸了!建立關係牧養、生命師傅、基督優先的門訓,抗衡世俗洪流,為青少年人創造明天!福音廣傳才能着地!

  我們祈求青少年能以主耶穌為一生委身的對象,因而有正確的天國觀,確知處處需要福音,人人需要耶穌,故無論身在何方,都能堅守使命,活出基督。

  鄺郭月娟(宣道會基蔭堂義務傳道)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新會員堂巡禮】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