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帝的祝福,所羅門成了世上最有智慧的人。憑着智慧,他建立了強盛的王國,擁有豐盛的財富,偉大的藝術成就,還有妃嬪千人,從世俗的角度看,他的人生「夫復何求」!
然而,在所羅門生命中最後的日子,當他反思生命的意義時,道出的卻是無比的慨嘆: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全是虛空,全是捕風
對啊!在日光之下的勞碌,重重複複。今天所發生的,與昨天差不多,明天所發生的,又與今天差不多。昨天、今天、明天所勞碌的成果,在一年、兩年、三年之後,都成為舊事。今日看來實實在在的財富與成就,又有哪一樣能夠成為永恆?當生命匆匆而過以後,又有甚麼是於我們有價值的呢?
在慨嘆之中,所羅門多番轉念,每當他思想到日子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時,他便找到生命之中值得喜樂的地方,並多番宣告敬畏上帝的重要。
我們的智慧當然不及所羅門,在各方面的成就也難與他比較。然而,我們活在耶穌基督降臨後的歷史時點,也因此有着超越所羅門的信仰視野,就算是最有智慧的所羅門,也無法想像上帝以耶穌基督的犧牲所成就的救贖計畫。
那麼,當我們有着比所羅門更廣闊的信仰視野及更豐富的歷史引證時,當如何調整我們生命中的焦點?在日光之下,無疑我們需要為着生活而營營役役;然而,在救恩之下,我們當緊記敬畏上帝才是智慧的開端,阿門。
簡介:陳子賢,南亞路德會沐愛堂弟兄,視覺藝術家,也是一名建築師,立志為基督教藝術復興出一分力,又在沐愛堂接受牧師的講道訓練,在教會中擔當宣講事奉。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