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第一次(3):泰姬陵


3074 期(2023 年 7 月 23 日)
◎ 窮遊世界學無窮 ◎ 趙煥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你多留幾天吧,我們帶你去泰姬陵(Taj Mahal,全名泰姬瑪哈陵,是『宮殿之冠』的意思)。」印度同事熱情的提議。

  「謝謝你們的好意,但不去了。」每次外出工作,完成工作便第一時間登機回家,孩子還小,總希望有多些時間陪伴她們。

  泰姬陵是印度家傳戶曉的美麗愛情故事:近370年前,沙賈汗王(Shah Jahan)的愛妻芭奴因分娩命危,臨終前,沙賈汗答應為她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喪妻的沙賈汗化悲憤為力量,親自組織建築團隊,傾盡國庫,籌建愛妻陵墓。由於皇后芭奴是波斯貴族後裔,設計風格結合了印度建築(Indian)和波斯建築(Persian),材料包括名貴的白色大理石、碧玉、水晶、綠松石、青金石、藍寶石、紅玉髓等。上萬工匠經過20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653年把泰姬陵建築羣完成。除了皇后芭奴的遺體,沙賈汗死後也被放進泰姬陵,長眠在愛妻身旁。

  泰姬陵在印度的地位,就像萬里長城在中國一樣,被譽為「印度明珠」、「完美建築」、「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等。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泰姬陵列為世界遺產,讚揚她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瑰寶奇葩」。

  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詩人泰戈爾(Tagore)形容泰姬陵是「沙賈汗王在空中凝結的一滴淚珠」。他說:「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珍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裏,光彩奪目,永遠,永遠。」

  「你真的不去?多留一天就可快快去走一轉,我們給你改後一天的機票好不好?」 印度同事堅持着。泰姬陵離開新德里約200公里,每年約700萬人到來參觀!「你知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去過泰姬陵的,另一種人是未去過的,……」

  今天,我仍是未去過的那種人!

  「愛情,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雅歌八7a)

  「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傳道書一8b)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