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街頭小食


3000 期(2022 年 2 月 20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臉書上有不少懷舊專頁,偶然看到一張「街頭小食」的照片,相中人賣的是雞腳、鴨腎、豬大腸那類滷味,相片並不特別,卻引來大量留言,原來勾起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街頭的確特多小食檔,以我小時候住的西灣河長樂戲院一帶,就是當時非常著名的「為食街」,只要有零用錢,可以從街頭吃到街尾。記憶中有個老伯伯賣齋滷味,我最愛吃的是齋叉燒,那時不明白為甚麼味道總是比不上平常吃的叉燒,根本不知道素與葷大有分別。

  另外有檔賣甜豆漿、油條,跟街中間賣鹹豆漿、粢飯的固定攤檔不同,那是挑擔子的流動小販,只要一毫子就買到一份吃得飽飽的早餐。同一位置,有時來的是賣「噹噹糖」的小販,攤檔上舖開一邊白色一邊棕色的糖,要用小鐵鑿才能把成塊的糖鑿開,可想而知有多硬,那敲打的「噹噹聲」就是糖果的名字,棕色是辣的薑糖,白色是普通甜糖,其實兩種都不算好吃,只是小孩子嗜甜,花五仙(一毫子的一半)買來解饞而已。另外還有賣糖葱餅的,每次總是希望伯伯多加一點椰絲,吃起來自然份外香口。現在偶然仍會在街頭看見有糖葱餅賣,只是風味大不如從前,也許味道沒有變,變的是可吃的美食太多。

  還有擔上街叫賣的豆腐花,開飯時份總會央求家裏買一碗來加餸,把熱騰騰的豆腐花混在白飯上,淋上一點豉油,立刻胃口大開。至於令人掩鼻的臭豆腐,則是外省人至愛,所以流動小販多在北角春秧街一帶擺檔。後來因為「走鬼」打翻滾油傷到小孩,成了當局禁止流動小販的最佳藉口,從此街頭小食便日漸式微。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