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一點中文


3000 期(2022 年 2 月 20 日)
◎ 牧心世情 ◎ 蒲錦昌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過去受殖民地統治,不論喜歡與否,都要學英文,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一般人以為,香港絕大部分是華人,母語主要是廣東話,中文自然好,只要學好英文,便可雙語運用自如,無往不利。其實不然。英文是拼音文字,來來去去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其實比較易上手;中文字每個字都不同,要掌握基本字彙,實際上比英文難。再者,中文的書面語並不等如廣東話,我手不能寫我口,要學懂中文的語法,還需下工夫。結果,香港許多學生在追求英文的進步時,中文卻沒有跟上,等於中文在退步。只要大家看看每年中文科公開考試的成績,也可以略知一二。

  有時候,牧者和信徒領袖也不例外。我曾經聽過牧者在講台上講道,用英文聖經譯本來解釋聖經的含意。為甚麼要用英文呢?難道聖經的原文是英文嗎?又或者講者日常慣用英語,便不理會聽眾的限制和需要?其實,中文有中文的特色,只要多講多讀多寫,一樣可以變成優美的語句,尤其是文言文。最近讀了董啟章的新作《香港字》,就引述了文言的主禱文,當時被稱為「莊嚴典雅,匠心獨運」的聖經文言中譯:

  「我父在天,願爾名聖,爾國臨格,爾旨得成,在地若天,所需之糧,今日錫我,我免人負,求免我負,俾勿我試,拯我出惡,以國權榮,皆爾所有,爰及世世,固所願也。」

  今天讀來也不難明白,只要把一些字詞稍作解釋,便會了解,而且四字一句,易於背誦,充份表現出中文的特色和優點。

  (註:董啟章:《香港字: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台北:新經典,初版一刷,頁134。)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