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堂會青少年事工高峰會
 探討門徒訓練方向助青年成長


3000 期(2022 年 2 月 2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去年發佈「2021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發現面對不明朗的前景時,大部分堂會均認為首要加強領袖培訓事工,因此門徒訓練及青少年牧養更顯重要。建道教牧及信徒領袖學院已於一月二十四日在網上主辦「第十屆堂會青少年事工高峰會」,其中晚上的環節主題為「青少年門訓@點樣做?!」,來自兩個堂會的牧者分享教會門訓經驗和理念。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雅斤堂陳傳華牧師引述香港教會研究數據指,出席崇拜的青少年人數由二零零九年逾二萬四千人,跌至二零一九年約一萬四千人,下跌幅度十分巨大;至於教會牧養上亦顯示支援不足,未能回應青少年需要。他認為,問題在於教會以為只需處理青少年的「Felt need」(感覺上的需要),而不是處理「Real need」(真實需要),加上部分教會只著重宣講,卻欠缺埋身牧養。因此,他直言教會只有回到基本,建立門徒,門徒才能帶來真改變。

  教會經常舉辦聚會、查經活動、探訪和宣講,他表示教會應反思如何透過活動,建立和轉化青少年的生命,否則教會將失去焦點。他引述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八至二十節,耶穌吩咐要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教導他們遵守其吩咐。他解釋,許多教會着重講解聖經,卻缺乏建立門徒生命,經文提到「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即要求門徒應有不一樣的生活狀態;更重要是長時間同行,引導他們遵守誡命,以致能在現實中實踐出來。「今日教會着重活動是對的,不過如內在生命未建立好,行動是會中斷和不能持久的。」因此,他強調信徒信主前奉行世界價值觀,期間必須經歷門徒訓練過程,由內在生命轉化開始,才能轉化成天國價值觀。

埋身牧養 關係中建立門訓

  陳牧師續提及教會失去門徒的主因,第一是轉離基本的呼召,牧者未有投放時間培育領袖及建立門徒和服侍文化,以致信徒未能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第二是教會只透過課程訓練門徒,卻忽略了門訓應是透過關係和生命建立的,因為知識不會自動引發信徒轉化成耶穌的樣式。他又形容,門徒成長是在「鐵磨鐵」的關係中出現,在磨擦和比較中了解自己的召命,學習如何與人合作,因此教會不應有「獨行俠」的門徒。第三是不願意呼召人作門徒,因教會恐懼若要求人成長,擔心信徒會因此離開教會。最後是沒有清晰通往成熟、門徒的路徑,他表示耶穌建立十二門徒,要他們常與自己同在,也差他們傳道,更有明顯目標要在三年內完成,可見「常同在」、「有關係」、「有目標」才可轉化生命。

  他續談到培育門徒成長的原則,其中一項是人人都有身分,亦是工人,沒有人在教會中是「旁觀者」。如任由門徒自然成長,沒有安排人細心引導,即顯示教會失去焦點,門徒將成長緩慢或停頓,甚至靈命枯乾。因此,他重申教會須以聖經為本,銳意設計門訓內容,並有計畫地實行;同時提醒門徒必須透過關係才能成長,正如耶穌呼召十二門徒,也是透過建立緊密關係,使他們生命得以轉化。

賦予使命 認識門訓重要性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雅斤堂梁成裕牧師補充,部分青少年在過去成長中有創傷,如果不埋身牧養進行門訓,根本無法觸及他們的真正需要。他指,青少年門訓應有四個「共同」,第一是共同生活,領袖要與青少年一起生活才能建立關係;第二是共同經歷,領袖也要與青少年一起學習,不可袖手旁觀;第三是共同服侍,領袖要以身作則,帶頭領人歸主和服侍他人;最後是共同成長,付出大量時間和精神使青少年成為門徒。

  「過去幾年,我們不斷讓少年人知道做門徒不是選擇,而是相信耶穌的人就要做門徒。」他以播道會雅斤堂為例,首先會讓青少年清楚了解成長階梯,藉初信栽培使他們與耶穌建立關係。初中時期則開展定期靈修小組,並鼓勵他們參與事奉,高中時便開始參與門徒成長旅程。他指,教會花了數年時間才令他們明白門徒訓練的重要,但坦言不能一蹴而就,只要堅持便能慢慢看到轉變,現時教會中逾八成高中生及大專生,已參與或正參與門徒訓練。

  他不諱言,教會初期推展門訓也曾遭遇失敗,當時教會只想青少年留在門訓中,於是對他們百般遷就,以為他們感到被愛和關懷便會留下來,結果發現如青少年不想成長和跟隨耶穌,最終只會離開教會。重新思考方向後,現時教牧必先向他們清楚闡述清楚門訓特質、生命成長路程等,更會深入訪談,讓他們明白作門徒的代價,最後才可參加門徒訓練。他坦言,此做法確實會令一部分年輕人離開,但留下來的人找到教會的使命和生命意義,便會盡力廣傳福音,帶領更多人成為門徒,最後不論信徒人數或質量均會上升。

  走出教會 加深對組員認識

  宣道會宣基堂祝宗麟牧師亦分享其門訓理念,他直言信徒在教會四幅牆內難以建立深厚感情,反而教會外的活動能為青少年帶來不同經歷,也讓牧者藉不同機會、場合學習立體地觀察門訓組員的成長。他解釋,當牧者加深了對門徒組員認識後,便可按他們的能力和性情設計成長階梯,培育他們未來在教會不同崗位服侍,如傳道人或執事等。此外,他又指短宣、入營等經驗式訓練尤其重要,因為有助青少年成長;不過他坦言不擅於單對單訓練,故會多接納別人意見,並開拓不同平台將訓練放在其上,自己則擔任督導角色。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