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禮臺擺設與禮儀


2987 期(2021 年 11 月 21 日)
◎ 教會觸覺 ◎ 蔡志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浸信宗乃會眾制的宗派,各地方的浸信教會皆為獨立堂會,奉行「地方教會自治自決」(local church autonomy)原則。在崇拜禮堂內禮臺擺設和禮儀程序方面,不同地方教會之間,會互相參照亦存差異。不過,無論怎樣設計,在背後總反映神學的理解和意念。

  神不會只在教堂之內。然而,會眾一起在教堂內崇拜上主時,教堂就成為上主臨在與人相遇的地方。崇拜中,神的子民回想、宣講、重現和指望神的救贖作為,加以頌讚,在乎人的參與和呈獻,並不在乎環境和場地佈置擺設。因此,場地環境的設置,應在於有助會眾的敬拜行動。

  浸信會在崇拜禮臺的象徵設置,主要有以下四項:

  一.講臺:浸信宗認為,聖經乃是信徒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權威。故此講臺會置於禮臺的前邊正中,以顯示聖經(Word Written)和聖經宣講(Word Preached)的中心位置。

  二.主餐桌:放置在講臺之前,更接近會眾。舉行主餐禮時,桌上放上主餐餅和主餐小杯,餅和葡萄汁分別「象徵」主的身體和主的血,表明成肉身的道——耶穌基督(Word Incarnated)的死而復活。不少浸信會每月舉行一次主餐禮,多由牧師主禮,先派給襄禮牧者和執事,再由他們同時走到會眾當中,分派至會眾手中,每個領餐者一小餅一小杯,由主禮者宣告下,一起吃餅和喝杯,以「記念」主的恩情。

  三.十字架:沒有人像的十字架,掛在禮臺後方牆上的正中,讓所有人可以看見,象徵着受苦受難的基督已復活,指示基督乃敬拜的中心對象。

  四.浸池:浸信會強調「信而受浸」,信徒全身浸入水中,再從水中上來,象徵受浸者與主同死同葬同復活。若該浸信教會的禮臺夠大而能常設浸池的話,多數會將浸池置在十字架之下,象徵受浸者歸入基督,服在基督的主權之下。

  除了以上四項主要象徵設置外,值得提出的其他設置如下:

  五.蠟燭:一般崇拜很少點燃,但近年漸有浸信教會欣賞和採用「教會年曆」來設計崇拜,尤其在「將臨期」點燃蠟燭來配合。

  六.幡旗:多寫上當年「教會主題」,以此來表達意念和引發情感,提醒會眾一起成長、努力。

  七.禮袍:浸信會視會眾「人人皆祭司」;專職牧師傳道和信徒,在神面前皆同等地位,都是主的僕人,只是事奉的職份和角色不同而已。因此,崇拜帶領者大多不會穿上特別衣飾禮袍,只穿上平常穿的莊重衣飾。

  有關崇拜禮儀程序,各浸信會之間大同小異。其中相同的,是很少採用禮文,亦不多加插預先設定的會眾回應文。公禱多由帶領者按感動自由地領禱。浸信會崇拜縱然有禮儀程序的固定部份,但仍留下一些彈性,讓聖靈自由運行,叫帶領者和會眾更自由和由衷地敬拜這位創造、護佑、拯救和更新的上主。

  蔡志強(柴灣浸信會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